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在青藏高原地質勘探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08: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王立彬)青藏高原是南極、北極外的地球“第三極”。中國科學家攻克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在這片荒原實現了找礦重大突破。

  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證明大陸碰撞過程可以成大礦,“大陸碰撞成礦論”突破了傳統認識,闡明了大陸碰撞過程如何成礦、何處找礦問題,對區域成礦學做出重要貢獻,被國際著名礦床學家N.Cook教授譽為“該研究領域令人欽佩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就”。

  在豐富和發展全球構造理論,揭示青藏高原成礦規律的同時,中國地質人研發了一系列適合高寒缺氧環境的關鍵技術,確立了岡底斯斑岩銅多金屬成礦帶、念青唐古拉鉛鋅銀成礦帶、班公湖-怒江銅金成礦帶等3條巨型金屬成礦帶,一舉改變中國金屬礦産資源分佈格局,被譽為新中國找礦史上最重大發現之一。

  確立3條巨型金屬成礦帶,圈定成礦遠景區106個,新圈定異常和礦點2000余處,新發現並評價7個超大型和25個大型礦床,估算潛在價值2.7萬億元。為中國在西藏建立5個新的國家級礦産資源開發、儲備基地提供了決策依據。

  地球“三極”,都面臨環境保護的迫切需求。不一樣的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還要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地質科學實踐,既要以找礦促發展,更要通過地質調查,促進環境保護。

  “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項目,為邊疆經濟社會發展、為青藏高原環境保護,都作出了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多吉説。

  青藏地區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地質災害、環境退化等威脅著當地居民生命健康和財産安全。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將為解決影響重大工程運行的災害和環境問題、制約農牧業發展的結構性缺水問題、土地牧場質量退化問題、礦山環境保護問題等提供最基礎數據。

熱詞:

  • 青藏高原
  • 銅多金屬
  • 成礦遠景
  • 青藏地區
  • 成礦帶
  • 中國地質
  • 地質勘探
  • 大型礦床
  • 礦山環境保護
  • 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