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王思海
“2012年職稱英語押題班開班,命題研究專家親自授課,100%命中,讓你輕鬆通過考試。”這是記者3月16日收到的一條手機短信。
為了調查這一現象,記者花費400元,報名參加了一家培訓機構的課程。當日,能坐150人的大教室座無虛席。課程中,記者見證了一位英語教師如何向考生傳授作弊技巧。
4月7日,記者把當天英語考試試卷內容與這位老師透露的必考文章對比了一下,發現內容完全相同。
在互聯網上輸入關鍵詞“職稱外語考試輔導”,可以搜索到370多萬條信息,隨便點開一個網頁,就有機構或個人表示,只要在考試前付款就可以提供原題和答案,有的還表示“可以修改考試成績”。
對於職稱外語考試存在的一些問題,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認為,職稱外語考過之後,不少人扔在一邊,考而不用,這種“牛不喝水強按頭”的做法讓專業技術人員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也有專家指出,有關方面要正視職稱外語考試中存在的問題,要斬斷灰色的利益鏈;同時,還要改革考試製度,有的崗位可以不將外語水平作為職稱評定的必備條件,而用職業資格認證、專業技術水平認定等形式來替代。
另外,還可以引進外語水平證書互認機制,對於那些通過託福及大學英語四、六級等國內外通行的外語水平考試的人,相關部門應予以承認,讓他們免考職稱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