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紅網:為何高校文憑也陷“造假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3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針對有媒體報道的“武漢理工大學通過廊坊碩士班先後向百餘名無資格入學的學生授予真實碩士學位”事件,武漢理工大學通過其官方微博回應稱:“校方高度重視此事,成立專門小組進行全面調查。”(4月20日《新聞晚報》)

  不得不承認的是,現今社會已將文憑視作一個必備條件,許多工作單位也將文憑作為其“門檻”設置,而一味看重高文憑、高學歷的觀念,讓社會上的崗位要求變得“畸形化”,只有文憑過了關,你才有資格談及自己的能力。在無奈的社會現實面前,投機者自然而然會想盡各種辦法取得那一紙文憑,這當中也不乏領導、官員們為“追名逐利”而追求文憑的“高人一等”。

  有需求就有市場,市場經濟的模式之下,文憑也被開發出了“商機”。而一些名牌高校也因其具有的“品牌效應”而萌生了賺錢的想法。名校創辦各類學術班,向社會召集大量學員,不用通過嚴格審核便能進入名牌大學,“有錢能使鬼推磨”在這裡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其實,名校販賣文憑的事件在中國也已是心照不宣之事。

  再則,在中國這個“真假難辨”的社會中,食品、藥物等一些與公眾息息相關的事物已陷入了“造假門”,而高校文憑的造假也就更是不足為奇了。在中國,造假似乎已成為一種習慣,並逐步滲透於社會上的各個産業,民眾、政府似乎對於社會上的“贗品”束手無策,過多的寬容與放縱,也最終“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猖狂的造假者。在這樣難尋一塊“真實凈土”的社會,即便是名牌高校也難逃造假的侵害。然而,名牌高校售賣文憑、參與文憑造假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這樣一齣賤賣高校聲譽的買賣,也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熱詞:

  • 文憑
  • 高校
  • 造假門
  • 新聞晚報
  • 商機
  • 品牌效應
  • 門檻
  • 培養
  • 贗品
  • 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