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垃圾分類”成了聾子的耳朵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2日 0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4月19日訊(記者馬瑛見習記者張曉琳)垃圾分類本應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説起來容易做著難。19日,記者調查發現,市民垃圾分類意識淡薄,垃圾分類很難執行。

  19日上午,記者調查了德州市區內多條主幹道,發現多處垃圾桶內的垃圾根本沒有分類。在湖濱北大道一個垃圾桶內,記者看到垃圾桶上明顯標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字樣,但是打開垃圾桶蓋卻發現裏面各類垃圾混雜,在可回收垃圾的桶內看見殘剩食物。環衛工人宋女士告訴記者:“很少有市民會按照垃圾桶上的分類要求分類扔垃圾。”記者觀察發現,市區內主要幹道,大概100米左右就會有兩個垃圾桶供垃圾分類使用,但仍有不少市民隨手混亂扔垃圾。環衛工人劉先生説:“市民都不分類傾倒垃圾,我們進行清運的時候,垃圾就已經全混在一起,我們也很難再分類。”

  隨後記者就“是否會將垃圾分類後再丟棄”這個問題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多數市民都表示因為嫌麻煩不會把垃圾分類丟棄。垃圾分類需用多個塑料袋分裝垃圾,不僅提高生活成本,做起來也繁瑣費事。市民曹女士説:“分類扔垃圾有點費事,都習慣順手往一個垃圾桶裏扔了。再説,小區就一個垃圾桶,怎麼分類呀?”

  記者在三八路附近的一個垃圾中轉站內看到,四五輛垃圾清運車把垃圾全部傾倒在垃圾池內,然後再進行壓縮處理。垃圾池內的生活垃圾多是餐廚垃圾,但也有很多塑料類垃圾,以及少量的醫療廢物摻雜其中。生活垃圾轉運中心壓縮站管理員車永順告訴記者:“只能從源頭上讓市民主動去分類處理垃圾,等到我們這一環節就很難再分類處理了。”

熱詞:

  • 垃圾分類
  • 垃圾中轉站
  • 垃圾清運
  • 張曉琳
  • 扔垃圾
  • 生活垃圾
  • 耳朵
  • 垃圾桶蓋
  • 處理垃圾
  • 三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