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為孩子呼喚樸素成材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9日 0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網-數字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所謂樸素的“成材觀”,就是努力讓孩子成為“有用”的人,有愛心的責任者,有善於擔當、敢於擔當的勇氣,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等。孩子能成為精英人才、拔尖人才當然好,成為普通的對社會有用的人,通過快樂、健康、和諧的工作,在自己喜歡、自己擅長的領域積極努力,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同樣值得稱道。

  如有的孩子喜歡烹飪,胡椒湯做得非常美,這就是一種最好的“有用”,是一種積極的人生價值。原中科大校長朱清時院士曾説:“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需要多種多樣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學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質的工人、廚師、飛機駕駛員等高技能人才。”這就是一種教育成功。

  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博士的多元智慧理論告訴我們,人類的智慧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空間智慧、身體運動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自我認知智慧、自然認知智慧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慧優勢組合。挖掘孩子“材”的優勢潛力,才是理性、客觀和科學的教育觀,而非一味盯著分數,使勁拼孩子。

  遺憾的是,中國的教育傳統太注重望子成龍。對孩子進行超常開發,承受巨大的經濟和家庭壓力,家長甚至不惜成為“孩奴”,在幼兒階段就開始超常競爭,壓力非常大,《社會心態藍皮書:2011年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指出,望子成龍成為中國人生活首要動力。父母拼孩子看似一種重視,但忽略了教育規律,誰説不是一種教育偏差呢?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教育負擔、丟失真正的童年,更會造成不小的精神負擔和學習壓力,以至於現在不少孩子大都心理亞健康,容易滋生心理障礙。

  某地心理機構對1000名兒童做過一次調查,其中25%的兒童存在明顯的心理障礙,32%的兒童存在情緒不穩定、學習壓力感過強等問題。

  與其拔苗助長拼孩子,不如讓孩子成為有用的“材”,讓“人的精神狀態生機盎然、活力四射、昂揚向上”,這同樣是一種教育成功,當然,“父母拼孩子”也就不會發生了。

熱詞:

  • 有用
  • 教育偏差
  • 教育規律
  • 數學邏輯
  • 科學家
  • 家長
  • 情緒不穩定
  • 分數
  •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