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縱馬邊疆,騎士風采依然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8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四月的塞北邊陲殘雪未融,寒意依然。隨著一顆信號彈劃過湛藍的天空,緊密的馬蹄聲打破了草原的寧靜。數十虎騎分兵三路,對一夥“武裝越境分子”展開闔圍。距“敵”150米,擔任掩護的兩隊騎兵躍身下馬,戰馬乖巧地側身臥倒,掩護騎手射擊。突擊分隊加速衝鋒,在馬背上舉槍射擊,“武裝分子”的抵抗頓時被瓦解。

騎兵衝鋒。(褚文傑 攝)

  這是內蒙古軍區某騎兵營演練的場景。營長張濤告訴記者,乘馬射擊、人馬配合掩護這樣的實戰課目剛剛恢復不久,從演練效果來看,騎兵們練得不錯。

  在該營的騎兵博物館,記者了解到我軍騎兵的發展歷程。騎兵,是我軍組建最早的兵種之一,鼎盛時期曾擁有12個師10萬餘騎。戰爭年代,騎兵作為重要衝擊力量曾立下赫赫戰功,被譽為人民解放軍中“離地三尺的馬背空軍”。然而,隨著全新的作戰樣式登上軍事舞臺,我軍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軍馬矯健的身影漸漸從一座座營盤消失,軍事史上縱橫千年的古老兵種風光不再。

  説到此處,該營教導員賈貴民頗有寂寥之感。他説,全軍僅保留了兩個建制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新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中,已找不到騎兵、軍馬的詞目了。

  這僅存的幾支騎兵部隊,如今也面臨著去留之爭。“也難怪,今日邊關,新型巡邏車、裝甲輸送車等新裝備縱橫馳騁,視頻監控、衛星定位、電磁傳感等信息化管控手段全面覆蓋邊境線,騎兵巡邊確實顯得落後。”賈貴民説:“不少新兵聽説要分配到騎兵營當‘馬倌兒’,都撅著嘴不想來。”

  現代化的控邊手段真能完全取代軍馬的作用嗎?對此,不少老騎兵、老邊防並不茍同。記者跨上馬背,參加了一次巡邊任務,在切身體驗中尋找答案。

  行出營區不到一小時,漫天風沙滾滾而來。官兵説,天況不好時,邊境監控前端傳回的畫面模糊難辨,乘馬前出是最穩妥的巡查方式。一路上,軍馬載著我們爬石坡、越溝壑,實在坎坷難行的路段,只好牽馬步行。連長牟志華告訴記者,邊境有許多地形是輪胎、履帶所無法出入的,比如山地、密林、沼澤等,軍馬仍是最可靠的交通工具。一年冬天,錫林郭勒草原普降大雪,官兵好幾次開車巡邏都拋錨在雪窩裏。他還説,在阿富汗山地,裝備精良的美軍士兵騎馬乃至騎驢執行任務也是常事。

  記者明白了,信息化、摩托化守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短板”,而騎兵恰恰是補齊“短板”的底線。戰鬥力建設也不能搞“一刀切”,合適的往往就是最好的。

  “邊疆自然環境和戍邊任務的特殊性離不開軍馬,屢裁不撤的事實,正是對騎兵價值的最好證明。”營長張濤説,如今騎兵營不但加大了騎乘訓練的強度,重拾一批風險大、難度高的實戰課目,訓練內容中還增加了不少信息化元素,今天的騎兵,已經能夠在飛馳的馬背上熟練操作北斗手持機、微光夜視儀等便攜式信息化執勤器材。

  記者還了解到,近兩年,騎兵營在緊急救援、搶險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駐地錫林郭勒盟旅遊經濟的發展,馬球這項時尚運動也落戶騎兵營,騎兵馬球隊已經成為“草原馬都”一張亮麗的名片,在支援地方經濟建設中再立新功。

熱詞:

  • 短板
  • 騎兵營
  • 裝甲輸送車
  • 球隊
  • 騎士
  • 武裝分子
  • 我軍
  • 美軍士兵
  • 軍馬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