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眾本質和個性訴求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5日 14: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劉運輝中國人一夜之間就知道了一個叫做“普利茲克獎”的國際建築師頂級大獎。這緣于49歲的優秀中國建築師王澍。因一人的影響力讓一眾人等開眼看世界,這似乎成了某種“非傳統”的傳統習慣。

  王澍獲得國際認可,其實,最讓人高興的是他的作品本身傳達出的中國人的核心文化價值趣味,以及對這種趣味的堅守與自信。王澍在話語表達上也同樣帶著這樣的趣味:“如果你有了那個意,你做什麼東西都帶著那個意的話,那個原意始終都是在的。”

  這讓人想起了建築界兩位同樣獲得過“普利茲克獎”的泰斗級人物:1983年獲該獎的美籍華人貝聿銘和1995年獲此獎的日本建築教父安藤忠雄。這兩位在1998年10月,在東京大學裏面對面,與建築工學部學生進行了一場對談。貝聿銘那時的話語在今天聽來會讓人想起今日的王澍。貝聿銘説:“我在哈佛大學讀書時,曾向提出西方建築全球化理論的瓦爾特 格羅皮烏斯教授表示抗議。他認為不久的將來,歐洲和美國的建築必將蓋及全球。我是一個中國人,不想接受這樣的假設,歐洲和美國到處林立的那些樓房,將來會充斥于中國大地。可是今天我看到了上海,以及東京、大阪的現狀,感到格羅皮烏斯的預言似乎是很準確了。但是,我決不對此妥協。我認為,建築和建築家本身,必須正視建築物底下的土地,以及土地所固有的歷史背景。……我非常強烈地相信,建築之地所具有的歷史根源,是一種有深奧精神性之類的東西。”在王澍身上,同樣能看到貝聿銘的精神氣質。

  貝聿銘的許多作品廣為中國人知曉。關西的日本美秀美術館是貝聿銘在建築上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很好解讀,也是他的得意之作之一。甚至有人説他的這個建築作品在日本建築巨匠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之上。出生於廣州,祖籍蘇州的貝聿銘在他的建築作品中所凝聚的中國文化元素的氣血是顯然的。

  有人説王澍的作品太過小眾。殊不知中國建築文化的本質趣味都是很小眾的。

  優秀的建築師總是能在建築的物理內容上找到建築的化學形式。這也就是同樣是磚泥瓦片、鋼筋鐵骨,有的死氣沉沉,而有的撥人心弦的原因所在。王澍獲獎的意義在於,“普利茲克獎”尊重建築師的個性訴求,但同樣要建築師在文化上認祖歸宗。很有意思的是,清代有個大書法家也叫王澍,他被稱為清初篆法第一人。善篆書,勤學古,他的《篆書冊》“動若風煙,清捷流韻;停如武戟,法度森嚴”,同樣是位認祖歸宗的典範。

熱詞:

  • 普利茲克獎
  • 王澍
  • 小眾
  • 貝聿銘
  • 1983年
  • 篆法
  • 作品
  • 建築師
  • 桃花源記
  • 化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