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高中生獨自調查1400余同齡人 33%有中性化傾向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5日 13: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中學校園,隨處可見戴鴨舌帽、穿牛仔褲、留男生頭的女生,而照鏡子、護膚、經常梳理頭髮卻變成一些男生的愛好,中性化時代真的來臨了嗎?盧灣高級中學高二學生王怡青歷時4個月,調查研究高中生中性化現象,結果顯示,有中性化傾向的學生比例達33%。這項調查獲第27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王怡青參照學者編制的《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設計一份調查問卷,選取本市包括重點、普通、職業高中三類四所學校的1400多名學生為調查樣本。與2000年一項同類研究調查數據相比,本市高中生的中性化比例呈上升趨勢。

  在王怡青看來,電視選秀節目和日韓文娛作品的影響使中性風刮進校園。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性別角色規範是通過模倣、強化、觀察學習等逐漸形成。

  王怡青説,國內外知名高校都開設了性別角色課程,但開設此類課程的中學並不多。她建議,可通過主題班會、心理健康課、青春期專題教育等形式,開設性別角色課。在此基礎上,學校可嘗試增加雙性化人格教育內容,王怡青説:“男女性格上優點相融是可取的,但是女生溫婉的傳統特性不能丟,男生也不能少了陽剛之氣。”

  男女該不該有別專家觀點有分歧

  -缺乏性別認同 影響人格健全

  市教科院研究員吳增強認為,性別認同是一個人自我認同感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這種認同可能會影響人格的健全成長,對今後的社會交往産生消極影響。心理學家認為,到四五歲,孩子好奇心越來越強,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男女有別”,科學引導。

  □兼具兩性優勢 生存能力更強

  也有社會學專家認為,中性化是社會中男女兩性角色發展的趨勢,兼有男性和女性特徵優勢的人比較獨立、靈活,易被社會接納,生存能力更強。但過度中性化需謹防,“特別是中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還在形成時期,不能産生性別錯位,否則將不利於今後就業、擇偶等。”(記者彭薇)

熱詞:

  • 中性化
  • 高中生
  • 男生
  • 同齡人
  • 性別認同
  • 課程
  • 女生
  • 大學生性別角色量表
  • 觀察學習
  • 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