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垃圾分類須重視“軟體”建設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22: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去年4月1日,廣州率先在16條街道先行啟動垃圾分類。一年過去了,廣州尚未開出一張針對垃圾分類的罰單。10日,記者走訪了五條垃圾分類先行街道發現,部分市民確實開始形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但離“全民動手”的程度仍差很遠。要想今年底全面推動垃圾分類,廣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4月11日《新快報》)

  相信很多人見過這樣的場景:每天一大早,不少上班族經過垃圾桶時都要進行一番“灌籃”表演:在離垃圾桶三五米之處,大夥紛紛瞄準,將裝滿生活垃圾的塑料袋往垃圾桶裏發射。不管準或不準,絕大多數都匆匆離去。連扔垃圾這樣舉手之勞的小事都很難做到,那麼麻煩得多的垃圾分類投放又怎麼能推行下去呢?

  也許有人會説,垃圾分類關鍵看市民素質,倘使分類分得再清楚,市民素質跟不上去,不分類投放,垃圾分類自然難以成行。話雖如此,但筆者以為垃圾分類能不能很好地進行下去,關鍵還看政府——普通市民不知道垃圾分類,不願意垃圾分類,政府是否就考慮過用某些手段促使市民主動去分類呢?

  其實類似問題也曾困擾德國這樣一個文明素質很高的國家,由於一些居民不遵守垃圾分類規定,德國不少城市派出市府人員,定期檢查分類回收桶。若有不符合規定的情況出現,就貼上紅色封條禁止收取這裡的垃圾;封條還會註明不符合規定的事項,給使用者一個重新分類的機會。若在5個工作日內分類情況還沒有改善,垃圾主人就會收到第二張紅色封條,然後市府會派人收走垃圾,不過,主人要繳納一筆高額罰款。可見,德國的垃圾分類不是完全依靠國民素質“養”出來的,更是靠細緻的法律規定和嚴格的執行“管”出來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大部分城市在垃圾分類上,在強化硬體建設之餘,更應在制度建設等軟體上,多向一些國家學習。

熱詞:

  • 垃圾分類
  • 分類回收
  • 軟體
  • 新快報
  • 發射
  • 生活垃圾
  • 灌籃
  • 扔垃圾
  • 貼上
  • 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