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秸稈帶動大産業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4日 12: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青海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青海新聞網訊 一項新技術的推廣,一株小小的秸稈,讓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不少農民走上了養殖致富路。正是基於這樣的鏈式反應,民和縣主動出擊,在持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實施“農畜聯動、草畜結合工程,打造農區畜牧強縣”的戰略,利用豐富的玉米、麥類秸稈等飼草資源優勢,通過政府引導,能人帶動,項目扶持,市場化運作,使民和畜牧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目前,民和縣畜牧業産值達到3.94億元,牧業人均純收入950元。全縣已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90家。其中,26家通過了省級標準化養殖小區(場)資格認定,3家通過了國家級標準化養殖小區(場)資格認定,新建飼草加工點50個,全縣適度規模養殖戶達到7132戶。

  4月1日,記者來到民和縣西溝鄉東溝村,養殖大戶張新民門前的場院上三十多只小羊羔小牛犢活蹦亂跳,張新民兩口子正在場院加工飼草料。張新民見有人過來,匆忙擦了擦汗水,一邊讓我們進屋,一邊高興地説:“現在,我已經享受到了全膜玉米覆蓋技術帶來的實惠。去年,我從鄰村拉了10萬公斤玉米秸稈,一年育肥牛羊40多頭(只),收入十多萬元,小小秸桿讓我實現了致富夢。”原來,張新民耕種的11畝地海拔都在2300米以上,不適宜種全膜玉米,他選擇了育肥牛羊的發展路子,把鄰居們不需要的玉米秸稈全要過來,用玉米秸稈育肥牛羊。

  李二堡鎮的馬奴海也是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推廣的受益者,馬奴海説:“全膜覆蓋技術不僅發展了旱作農業,給我們農民增加了收入,還提供了足夠的飼草料,變廢為寶,給我們發展養殖業加足了油。”

  2012年,民和縣將做大做強奶牛養殖産業,重點扶持以標準化經營、規模化養殖的奶牛養殖小區(場)和以川口、馬場垣為中心的湟水河谷奶牛養殖基地建設, “十二五”末,全縣建設存欄200頭以上的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場)10個,全縣奶牛存欄達到2萬頭,生産鮮奶3萬噸。

  民和縣畜牧局局長陳有文説,沒有飼草料,發展畜牧業是一句空話,現在有了豐富的飼草料,我們將以項目為依託,多方融資,扶持養殖大戶,建立飼草加工點,加快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建設,加快畜牧業發展,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將民和打造成為全省重要的優質鮮奶生産基地和蘭西經濟區重要的綠色農畜産品供應基地。(作者:呂錦武 孟永宏)

熱詞:

  • 全膜
  • 民和縣
  • 飼草料
  • 規模化養殖場
  • 奶牛養殖
  • 標準化
  • 玉米
  • 育肥牛
  • 玉米秸稈
  • 養殖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