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皮海洲:IPO改革有跑偏之嫌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0日 16: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一輪發行制度改革終於拉開了序幕。就本輪發行制度改革來説,遏制“三高”發行應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過,從證監會發佈的徵求意見稿來看,本輪IPO改革“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像是為了遏制炒新而來。

  雖然在徵求意見稿裏,證監會也強調要加強對發行定價的監管,但在遏制“三高”發行上,徵求意見稿推出的最主要措施僅是:發行價格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發行人需在詢價結果確定的兩日內刊登公告,披露詢價對象報價情況,分析並披露該定價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對發行人經營管理和股東長期利益的影響。

  這種刊登公告來説明情況的做法,對於保薦機構來説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至於上市後出現實際盈利低於盈利預測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發行人是可以調控的。而且證監會視情節輕重進行監管,其中也有很大的彈性,真正能夠讓發行人與保薦機構感到有震懾力的監管措施出現的可能性很小。更何況,允許發行價格市盈率不超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這本身就是一個導致新股發行價格高企的因素。

  雖然在遏制“三高”發行上,徵求意見稿顯得力不從心,但徵求意見稿在遏制炒新上卻很有招數。一是推出存量發行,推動部分老股向網下投資者轉讓,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數量,允許持股期滿3年的股東將部分老股向網下投資者轉讓;二是網下詢價機構受讓的這些老股,連同新股份額中向網下配售的股份,達到發行人發售份額的50%以上將不再鎖定,在新股上市當天直接上市,增加上市首日股票的供應量。這兩招能否遏制炒新,要留給時間來檢驗,但兩招之“毒”卻是有目共睹。

  炒新之風更多的是由於中國股市的不成熟造成的,只要沒有股價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就不是什麼大惡。況且,在交易所推出嚴厲的停牌措施以後,炒新之風已得到了初步遏制,又何須大動干戈地推出存量發行、取消網下配售股份鎖定期這種極端措施呢?畢竟存量發行進一步便利了大小非套現,使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並會進一步動搖投資者對發行人的信心。而取消網下配售股份鎖定期的行為,明顯有向機構投資者進行利益輸送之嫌,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有違“三公”原則。而且,憑什麼就認定詢價機構是“好人”,要把新股份額集中到他們手上用來遏制炒新呢?難道就不怕這些機構掌握大量新股籌碼之後更容易操縱股價嗎?筆者認為,把IPO改革演繹成對炒新的遏制,本身就是改革方向的錯誤,不利於解決“三高”發行問題;用以上措施來遏制炒新,又實乃以大毒攻小毒,對股市危害更大。

熱詞:

  • 三高
  • 皮海洲
  • IPO
  • 發行人
  • 跑偏
  • 網下配售
  • 存量發行
  • 改革方向
  • 好人
  • 證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