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在這裡,發現中國(圖)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0日 12: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漢網-長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江城》是《尋路中國》姐妹篇,紀實中國三部曲序曲,是何偉“尋路中國”的起點,也是他的首部長篇作品,記錄了他在1996年參加和平隊(美國總統肯尼迪創立的一個志願者組織)深入中國腹地的四川涪陵師專擔任兩年英語老師的觀察。

  去年,很多人都從《尋路中國》中喜歡上了這個文筆冷靜、客觀、幽默的美國青年。其實早在1996年至1998年間,那個叫彼得 海斯勒的“藍眼睛”美國人,就來到了中國重慶附近、長江邊上的小城涪陵,在那兒的涪陵師專,做了一名外教,他還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叫何偉,不久,他寫了一本書叫《江城》來紀念這段日子,隨後他還寫了《甲骨文》和《尋路中國》,構成了他的紀實中國三部曲。

  冷靜和幽默不但是他記錄經歷的方式,也是他體驗經歷的方式。在這種筆觸之下,從他在涪陵師專公寓陽臺上對校園和城區的俯視,到他在教室前排或後排對全體學生的掃視,到他在跑步時對鄉間景色的跟拍,再到他在茶館對每一個客人的定格,差不多每一段描述都有很強的鏡頭感。而他內心活動的記錄,則自然而然地成為旁白。

  在對麵條店小老闆、神父、農民、小姐各色人等仔細而準確的社會學家式觀察中,何偉繪製了一幅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西南小城的社會景象,折射出小人物在文革、計劃生育、改革開放、國有企業改革、三峽大壩建設等各種社會大事件中的命運沉浮。

  “我覺得,對中國多數人的心理而言,這會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時代。誠實地講,我想這便是為何中國人對一個外國人寫的關於他們國家的書感興趣的根由。”這段話大概能夠説明何偉的作品在中國受歡迎的原因。《尋路中國》推出中文版的時候,關於“中國模式”的討論餘音未散,中國人從未如此急切地渴望看到別人眼中的自己,如同一個梳粧完畢的女孩渴望看到自己的水中倒影。而在這本其實早于《尋路中國》的《江城》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誠懇的何偉和一個我們有些忘卻的時代。

熱詞:

  • 江城
  • 尋路中國
  • 藍眼睛
  • 甲骨文
  • 師專
  • 1996年
  • 三峽大壩
  • 和平隊
  • 姐妹篇
  • 海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