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揭秘外國人寫中國的“四大流派”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9日 17: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大趨勢》

  在英文的書架中,尋找主題為“中國”的圖書,會冒出很多這樣的封面設計:大紅色的背景,鮮紅色五角星佔據主要位置,同樣鮮紅的書名中,“CHINA”這個詞的字體總是放得最大。這裡介紹幾個老外寫中國的流派,看看他們都有什麼不同的視角。

  “學院派” 中國發展路徑的討論

  西方人寫中國,宏觀地討論中國現實的經濟、政治、文化,這些圖書是最多的,這恐怕與目前世界上討論得熱火朝天的“中國崛起”有關,寫這些圖書的作者,可能並沒有在中國居住的經驗,頂多訪問過幾回,和國內的一些學者有過聯絡和接觸,有的可能甚至連一次都沒有來過中國,不過,他們可能在本國的大學裏做過了詳盡的研究,基於大量的文獻、數據等研究資料寫成關於中國的學術作品,我們可以將之稱為“學院派”。

  這一類寫作者,最為熟知的當然就是《大趨勢》作者約翰奈斯比特。2009年,奈斯比特以《中國大趨勢》再次進入大家視野,精闢地提出了“中國新社會的八大支柱”理論。並由此總結出中國在創造一個嶄新的社會、經濟和政治體制,它的新型經濟模式已經把中國提升到了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許可以證明資本主義這一所謂的“歷史之終結”只不過是人類歷史道路的一個階段而已。

《當中國統治世界》

  名聲很響的還有經濟學家馬丁雅克,他並未在中國居住過,但《當中國統治世界》中除了經濟問題討論之外,還用上了大量甚至包括中國古代“朝貢制”這樣西方人不熟悉的文化觀點,以闡釋中國並非西方意義上的現代民族國家,它會出現和西方文明不同的另一種現代化文明。

  學術界探究中國發展之路的角度數不勝數。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的《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指出了中國從自由市場向國家主導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美國學者喬納森安德森的《走出神話》中,則認為中國經濟成功證實了華盛頓共識的有效性。以上只舉簡單之例,世界上與中國發展之路相關的討論數不勝數,但這些沒有在中國居住過的外國專家所寫的中國,可能也只能局限于學術界自身。

  “經歷派” 各類職業的作家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中國居住的外國人就成倍猛增,能寫的也不少。這些有過居住經驗的老外往往在中國呆了很多年,漢語或流利如國人,或生疏如從未來過中國,但他們都能將自己的工作經歷整理出書,附帶上自己對中國社會的思考,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經歷派”。

  就以上提到的中國模式大討論中,也有來自駐華外國人的聲音,憑藉親身經歷,他們對於為何中國經濟發展迅猛這樣的問題的解答,可能更具體一點。2006年英國《金融時報》前駐京記者詹姆斯金奇(James Kynge)寫的《中國震撼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震撼了很多人,它對中國的城市化、能源消耗、經濟發展等現狀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和全面的考察,並因此在繼托馬斯弗裏德曼《世界是平的》一書之後獲得當年的《金融時報》最佳商業圖書獎。

  住在中國寫中國的作家中,“經歷派”是最多的,但並不局限于能寫的駐華記者。商界裏就有很多能賺錢能寫書的人,而且還能寫商界裏的“中國特色”,比如譯林出版社曾經引入過西班牙作家胡安費爾南德斯寫的關於中國特殊的人際網絡的書《關係》。

《老北京最後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就來到中國的邁克爾梅爾(Michael Meyer),他目前代表國家地理協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保護項目在北京工作,他曾在北京的老衚同裏居住過兩年時間,2009年,他就觀察到的老北京衚同和衚同居民在迅猛的城市規劃漩渦前所面臨的困境寫進了《老北京最後的日子》(The Last Days of Old Beijing)一書,這位作家因此在一些評論中被與另一名美國大作家,具有時代意義的《偉大美國城市生死》作者詹妮雅克伯相提並論。

《中國行》

  “旅行派”和“人本派” 更關注真實個體

  如同中國作家也會寫歐洲遊記之類的書,老外寫中國,也常常會以旅行形式來寫,旅行日誌對一個地方的了解並不一定表面化,事實上,老外寫中國有趣深刻的一些書都是“在路上”,我們可以叫他們“旅行派”或“探險派”。

  2008年,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的一名駐華記者羅德吉福特(Rob Gifford)花了6個星期時間,沿著312國道線,一路從上海長途跋涉近3000英里,穿越戈壁灘沿絲綢之路前行最終到達新疆。在《中國行》(China Road)中,他記錄下了公路沿線的各個普通人,城市和村莊在巨大的社會變革面前的反應。

  橫穿中國的作家不只一個,另一名1979年便曾居住在北京的記者兼作家格拉漢恩爾肖(Graham Earnshaw)也講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去年,他出版的《長走中國》(The Great Walk of China)記錄了他從上海一路雙腳走到西藏的旅程,是名副其實的旅行日誌,但也同樣對中國內陸從未有外界關注過的偏遠地方做出了深入的觀察。

  當然,目前最知名的一本與在中國旅行有關的書便是《紐約客》記者何偉(Peter Hessler)的《尋路中國》(Country Driving)。加上何偉此前同樣寫二三線城市的兩部作品《江城》(River Town)和《甲骨文》(Oracle),三本書構成了“中國三部曲”,他也被很多人認為是當前描寫當代中國最深刻的外國作家之一。

  何偉的寫作方法中,更多的時間是將自己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之中,通過常年的追蹤觀察大變革之下個體的生活和情感,他其實可以被歸類為另一派,也是讓大眾讀者最能深刻産生共鳴的一種寫法——“人本派”。

《工廠女孩》

  這種流派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是何偉的妻子,《華爾街日報》前駐華記者張彤禾(Leslie T.Chang)的《工廠女孩》(Factory Girls),與何偉一樣,她同樣是在採用了大量的社會學和新聞調查前提下,將關注點放在普通的東莞打工妹身上,通過長時間的追蹤採訪,對個體的真實生存狀態做出生動的描繪。

  相比學術類的宏觀大作,和依託工作經歷的中國問題討論之作,“人本派”的作家們並不會直接參與到社會問題的討論中,而是拋開個人意見和情感,關注個體的生存狀態,這類作家有著小説家般的細膩情感,又有著紀實作家的客觀和冷靜,往往通過事實讓讀者感知到中國大變遷中人的真實狀態。這種寫法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是真正的作家調研和創作,然而,它交出的對中國的描寫也許更為生動、真實。(記者 金煜 攝影/記者 孫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