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草棚育菇到"蘑菇工廠" 嘉善傳統食用菌産業破瓶頸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13: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浙江在線04月09日訊汽車行駛在嘉善縣姚莊鎮鄉間的水泥路上,沿途可見散落在農田裏的一個個稻草大棚,那是嘉善傳統食用菌産業誕生的“母體”。此行的目的是見證蘑菇大棚在新時代的變遷,而這生産載體變遷的背後,則蘊含著一個傳統産業的蛻變。

  姚莊鎮素有“中國蘑菇之鄉”的美譽,種植蘑菇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全鎮蘑菇單季栽培面積已達2000萬平方尺,是嘉善“白色”産業帶的主導區,也是浙北最大的蘑菇生産基地。

  然而,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嘉善的菇農們遇到了共同的難題:蘑菇栽培季節性極強,每年上市的時間很集中,而有大半年的時間菇房基本閒置。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資源?如何才能拉長蘑菇上市的週期?針對這些問題,菇農們開始在大棚上面做起了文章──食用菌工廠化生産。

  “這裡有28個出菇房,總栽培面積9萬平方尺。”菇農丁文峰帶記者走進了他新建成的蘑菇“大棚”。全然不同於傳統蘑菇大棚的模樣,這裡沒有一根稻草,全是鋼筋水泥澆築的“車間”,內壁是清一色的保溫材料。

  “如果菇房裏面的氣溫低於8攝氏度,蘑菇就會停止生長,而高於25攝氏度時,蘑菇就會直接死掉,它們對氣溫很敏感。”丁文峰説,傳統的蘑菇大棚是“靠天吃飯”,一年一季,現在採用工廠化的生産模式,就可以靈活、準確地控制菇房溫度,進行恒溫生産,而且基本每2個月就能收穫一季。

  儘管丁文峰種蘑菇的時間不長,可他在上海有一個4萬平方米的蘑菇基地,實踐經驗很豐富。“傳統大棚裏的溫度不能保證,蘑菇的産量就無法保證;蘑菇季節性地集中上市,供過於求,那麼蘑菇的價格就自然無法保證。”説起傳統蘑菇大棚存在的弊端,丁文峰深有感觸地説,傳統大棚種蘑菇用工強度又高又集中,每人每天300元,不僅生産成本增加了,而且還經常會出現“用工荒”。相對而言,眼前的這個工廠式的蘑菇大棚,就不存在這些困擾。

  丁文峰的蘑菇“工廠”正在進行最後的設備調試,他打算近期育種,等5月份傳統蘑菇大棚不再出菇的時候,他的蘑菇剛好上市。反季銷售,價格好不説,恒溫生産預計每平方尺的産量至少能夠提高50%。

  相對於丁文峰種植的雙孢蘑菇而言,姚莊鎮清涼村張加飛種植的杏鮑菇則“嬌貴”得多。“剛開始種蘑菇的時候,我用的是鋼管大棚,外面罩上遮陽膜,可是放進去十個菌包,結果近一半長不出蘑菇。”張加飛告訴記者,杏鮑菇的栽培對溫度、光照等方面都有要求,現在使用的“大棚”由一整套電腦系統控制,可以隨時調節裏面的生長環境,除此之外,基地還配備了操作間、接菌室、育菌庫、出菇房和包裝間等,從配料到發酵再到培育,所有的工序基本上都是機器操作,省心省力,還提高了産量和質量。

  據了解,早在去年1月份,張加飛就開始了杏鮑菇工廠化生産的試種,經過1年多的嘗試和完善,現在已經正式開始採摘。目前,張加飛有10間出菇房,每間放了6000袋左右的菌包,基本每天都能摘上500多公斤。問起利潤,張加飛笑著説,這得問財務人員才能算得清楚。

  稻草大棚、鋼管大棚,儘管大棚的起點不同,最後卻都走向工廠化生産的模式。大棚的變遷,又一次昭示了科技在農業生産過程中發揮的巨大力量,也彰顯了一個傳統産業突破生産瓶頸,開始它的蛻變之旅。

熱詞:

  • 大棚
  • 工廠
  • 食用菌産業
  • 雙孢蘑菇
  • 傳統産業
  • 姚莊鎮
  • 車間
  • 母體
  • 白色
  • 工廠化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