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減少構思成本多産出 藝術品複製不能一棍子打死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8日 12: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有兩種人在複製自己的作品:一是傳統型國畫家,不斷重復畫同樣的東西是為了從量變達到質變,這是學習中國畫慣用的方法;二就是利益驅使了,畢竟複製可以減少構思成本,多産出。

  藝術創作有兩種傾向,而根據這兩種傾向可以將藝術家歸為兩類:其一是觀念性藝術家,其作品多表現自己的思想觀點、創作理念、人生態度,創作技法處於比較次要的位置,如西方繪畫和雕塑中的前衛藝術家、中國畫中吳冠中等創新型畫家等均如此類。這類作品的技術難度不大,價值貴在其構思經營上,每幅畫都必須是獨一無二的,否則價值會大打折扣;另一類是偏重技術型的畫家,傳統中國畫家多屬此類。他們明確了創作方向以後就不斷在意境上和技法上去完善它,吳昌碩不斷地重復《富貴神仙圖》等幾個常用的構圖,他的筆墨功力很深,無人能及,他的作品價值就在於他的修為體現于其下筆的分量,至於畫面的構圖和內容則變得很次要,所以吳昌碩的作品不怕重復;李可染將《萬山紅遍》畫了很多次,他對學術很認真,每次重復畫都力圖超越前一張,這類作品都是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因此,我認為不能簡單地將重復作品看作是批量生産,不能將重復一棍子打死。畫家創作之路應該是一個不斷追求超越自己、超越前人的過程,重復畫而沒有追求進步,藝術之路勢必會走入死衚同,如果一個作者將藝術創作當簡單的手工勞動,這對其藝術創作和藝術品市場是非常不利的,影響最大的還是藝術家自己。

  西方成名的藝術家多會採用限量印刷的做法,讓作品在社會流傳開來,甚至有些名家把自己的作品結合到日常生活的各種用品中,如傢具、時裝、圍巾、杯子、盤子、筆記本……畫家出售的是構思,而非手工勞動,既不用畫家花很多時間在畫面的製作上,又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前幾年,與我合作的美國畫廊用版畫為我製作了限量印刷,一幅畫印50幅,售價是原作的十分之一,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如果版權可以得到保護的話,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借鑒。

  方向 (文化部中國畫學會理事、著名國畫家)

熱詞:

  • 作品
  • 藝術品市場
  • 藝術家
  • 複製
  • 構思
  • 藝術創作
  • 中國畫
  • 國畫家
  • 創作技法
  • 吳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