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浦北白石水鎮一名九旬老人不圖名利 義務修路61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8日 11: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周有新老人(左前)的帶動下,其他幾位村民也加入修路行列。

  廣西新聞網記者 趙勁松 通訊員 鄧昌平 文/圖

  走在浦北縣白石水鎮那回村何尾嶺屯的村道上,人們常常會看到一個推著鬥車、挑著簸箕、揮著鐵鍬修路的白髮老人。他,就是92歲的周有新。從1951年起,他一手組織村民修好了這條長5公里的村道,並堅持義務養護61年,期間花費全是自掏腰包。順著這條路,他也走進了村民的心間。

  一次摔跤萌發修路念頭

  周有新修路、養路的故事,要從上個世紀50年代説起。

  1951年,31歲的周有新被任命為那回村的民兵營長。那時候,他經常要到各戶村民家裏做工作。村裏沒有大路,村民都從一條三四十厘米寬的田埂出入。晴天還好,要是遇到雨天,田埂又濕又滑,一不小心就會摔跤。一天夜裏,周有新在回家的路上就摔倒在田埂上,滿身是泥,也正是這一跤把他摔醒了:“村民走路那麼困難,為何不發動大家修一條路呢?”

  村民感同身受,加上民兵營長的號召,大家很快行動起來。村民投工投勞,一個多月後,一條寬1.5米、長3公里的泥路就修好了。此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條泥路不斷朝著白石水鎮方向一路延伸至5公里。

  1996年,在周有新的再次發動下,村民家家戶戶踴躍捐資,將泥路拓寬至4米,直接連接到白石水街上,並鋪上河沙。有了這條路,村民買來的拖拉機、後驅動車能並排行駛,村裏的香蕉、荔枝、蓮藕等農副産品得以源源不斷地外運銷售,增加了村民收入。

熱詞:

  • 村民
  • 白石
  • 名利
  • 田埂
  • 泥路
  • 投工投勞
  • 蓮藕
  • 直接連接
  • 浦北縣
  • 農副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