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四川省營山縣濟川鄉向壩村農民耕種實現了機械化,還有一筆不菲的農機分紅收入──農機合作社改變種田人生活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8日 08: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還有幾天就要開始耕田插秧了,四川省營山縣濟川鄉向壩村黨支部書記向福元的電話又成了“熱線”,“每天都要接到幾個鄰村和周邊鄉鎮預約耕田插秧的業務,我們正在加緊做好農機的檢修,準備春耕生産派上大用場。”向福元説。原來,向福元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營山縣濟川鄉向壩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

  “逼”出來的農機投入

  向壩村是全縣有名的米糧倉,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全村有土地1250多畝,人均只有幾分田,但在家的勞力不足100人。前些年,農村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一些農田甚至出現了撂荒。40齣頭的4組村民黃榮昌卻選擇了留守,理由很簡單:都不種田了,大家吃什麼?加之自己還有一門噴漆的手藝,可以做到農忙種田農閒掙錢兩不誤。於是,他在種好自家的2畝多包産田的同時,又“撿”起別人撂荒的水田悉心耕種,從最初的幾畝發展到後來的10多畝,逐漸成了種糧大戶。

  由於種田辛苦程度大,種植成本高,他開始琢磨,“有沒有一種更輕鬆、更快捷的種田方式?”2005 年,營山被列為農業部農機裝備項目試點縣,單臺農機的最高補貼標準可達30%,在縣農機局的大力宣傳、鼓動下,黃榮昌購買了第一台旋耕機。“過去靠人工耕種,耕一畝田要一天時間,自從用上了旋耕機,一天就可以耕作六七畝。”嘗到機械化耕種的甜頭,到去年為止,黃榮昌共購買了6台農機,實現了耕、整、播、插全部機械化。目前,他的全部農機家當價值3萬多元。

  “效率比傳統種田至少提高一半,畝産增加10%以上。”向壩村5組的農機大戶盧兆勤也同樣深有體會。目前,他家依靠農機一共耕作30多畝稻田,年種糧收入近5萬元。

  “統”出來的效益

  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進一步實施,一台價值兩萬多元的農機只需幾千元便可到手,向壩村種糧農戶的購機熱情空前高漲,到去年底,全村共購買耕整機、插秧機等農機達100多臺(套)。在滿足自家耕種的同時,不少大戶開始承擔對外作業,既為自家增加了收入,同時也為缺勞戶解了憂。

  2009年,在縣農機局的積極促成下,向壩村的6戶農機大戶終於走到了一起,通過深入協商,他們建立了自己的組織向壩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服務成員為宗旨,遵循“入社自願、退社自由”的原則,以農機、勞力入股,為合作社成員和其他個人或團體提供服務。按照“統一調配、統一收費、統一核算、統一安全標準、統一生産質量、統一技術培訓”的原則,分佈在各家各戶的農機開始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去年合作社的營業收入40多萬元。光是我一家就分了1萬多元的純利,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年近六旬的盧兆勤説。

  如今,向壩農機專業合作社裝備各類農機70多臺(套),社員已發展到16人,每年機械耕、整、播、插等服務面積4000多畝,作業區域延伸駱市、東升等鄉鎮,拓展到蓬安、高坪等地。

  “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效率,增加了産值,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械化種田。”向福元説。據了解,如今,該村的機械化耕作率達95%以上,全村不僅沒有一處撂荒田,周邊村組的100多畝撂荒田還成了向壩村村民眼中的香餑餑。

熱詞:

  • 農機專業
  • 農機大戶
  • 種田
  • 合作社
  • 壩村
  • 撂荒
  • 熱線
  • 營山縣
  • 濟川
  • 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