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私墳”擠進王陵,擠出怎樣的殯葬尷尬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6日 05: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華西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清明節,多地倒是惠風和煦,春和景明。當然,你上網轉一圈,還是會發現不少清明時節的愁雲慘澹的新聞。比如,節令性出現的“死不起”的殯葬暴利討論。

  據新華社報道,由於北京墓地價格一再飆高,很多北京人開始去周邊的河北等地購買墓地。北京東部通燕高速附近的潮白河,兩岸各有一座陵園,分屬河北和北京市管理。前者一個墓穴價格已漲到9000元,而後者價格則為3.6萬元。“活在北京,葬在河北”,於是成為網絡熱議焦點。北京市殯葬協會副會長姜曉剛對此回應,北京也有便宜的墓地,但市民“不領情”,挑大小、挑風水。

  據悉,北京市民政部門也開展有“零百千萬”工程,即“零消費骨灰海撒、百元骨灰盒、千元殯儀服務、萬元骨灰安置”,卻並不太為市民接受。我們當然不否認民政部門推動殯葬公益化的努力,也不否認確有不少人受傳統喪葬觀念的影響,一味追求奢華墓葬。

  但是,哪怕跳出北京,置於全國語境下,高收費甚至夾雜暴利亂收費的經營性殯葬服務,還是比公益性為主的基本殯葬服務多得多。絕大部分的市民絕對不是對某些公益性殯葬改革“不領情”,更不是故意“挑大小、挑風水”。而是由於殯葬服務,本就是個選擇性很小的特殊民生行業,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稀缺,相關服務的成本和價格會越來越超出一般百姓的承受極限。

  “生前經適房,死後經適墓。”早就不是笑話,而是苦澀的生活真實。如果真的出現越來越多的“活在北京,葬在河北”的“黑色幽默”,那只能説殯葬改革方面,相關部門或還未盡到全力。這種“死無葬身之地”的焦慮,不光是在北京。昨日新聞稱,作為現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桂林靖江王陵核心保護區內冒出了6萬多座私墳。

  除了王陵,北京昌平的皇陵,據稱也是“小産權”墓“重災區”。這裡估計除了“風水因素”外,考量最多的可能還是價格問題。既然各地都有私墳大量擠進王陵,那麼這背後的喪葬亂象,或就不該只是打擊取締這麼簡單。

  如何讓民眾生的權利和死的尊嚴,都能體現得淋漓盡致,恐怕是喪葬公益化改革最不容忽視的問題。這個清明前夕,國家發改委和民政部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殯葬服務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其實,類似意見每年兩會,都是重點的民生議題,解藥也不是沒有:讓公益性殯葬服務真正公益,基本服務政府定價,延生服務試行政府指導價;經營性殯葬服務,打破民政部門的某些審批壟斷,以市場競爭來保障質優價廉的殯葬服務。

熱詞:

  • 殯葬服務
  • 殯葬改革
  • 重災區
  • 黑色幽默
  • 不領情
  • 小産權
  • 皇陵
  • 生活真實
  • 明代
  •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