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遏制網絡謠言應著力三個關鍵詞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2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今,網絡謠言層出不窮,不僅成為虛擬社會的一大毒瘤,而且對現實社會危害不少,往往引發群體性事件,對社會管理提出嚴峻挑戰。從現代版“杞人憂天”到“謠鹽”風波、再到“江蘇大地震”、省委書記街上遭槍擊,以及最近的“軍車進京、北京出事”等等謠言,不一而足,大有越演越烈之勢。

  如何遏制網絡謠言的氾濫,筆者管窺,有三個關鍵詞尤當著力。

  一是著力“公信”。謠言只是表面現象,其實質體現的是社會信任度的降低,所以首先要著力提高政府公信。在互聯網,特別是微博時代,每個公民都可能是一個極具傳播能力的“自媒體”,搶佔網絡輿論先機勢在必行。謠言止于“治”者,凡涉及公眾利益的重要信息和突發公共事件,都應當也必須及時加以披露,要在突發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發出權威信息,最大限度地壓縮謠言傳播的空間,切不能“捂”、“蓋”、“瞞”,以致越描越黑。同時,“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謀劃在先,超前做好預案,政府發佈信息更加迅捷、具體、透明,才能掌控輿論主動權,讓政府公信力回歸,讓民眾相信官方信息,即使在突發事件發生後也始終堅信不疑。民眾對政府充滿信心,公開信息及時徹底,又何須去造謠、信謠、傳謠?

  二是著力“嚴打”。對那些唯恐天下不亂,別有用心、妖言惑眾的造謠、傳謠者,必須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司法手段,依法予以嚴厲懲處、堅決打擊,絕不能心慈手軟、姑息養姦。近日,北京市公安機關就個別網民在互聯網上,特別是微博中編造、傳播所謂“軍車進京、北京出事”等謠言,迅速展開調查,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在網上編造謠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對在網上傳播相關謠言的其他人員進行了教育訓誡。相關人員對編造、傳播謠言的行為供認不諱,對自己的行為表示悔過,並作出檢討。相關部門的這種雷厲風行的打擊行動,不但懲戒了造謠、傳謠當事人,對廣大網民而言,也是一種極好的警示教育。

  三是著力“自律”。謠言止于智者。利用互聯網編造、傳播謠言的行為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危害社會誠信。對此,廣大網民必須深刻認識其危害性,並自覺加以抵制。一要強化法律意識。網絡雖屬虛擬社會,但也絕非法律盲區,我國已出臺多部法規對網絡行為進行調節和約束,網絡謠言和現實社會的造謠一樣,後果都嚴重,對他人造成危害乃至引起社會恐慌和混亂,必須應受到法律嚴懲。所以,網民在網絡沖浪、發表言論,在享受便利和自由時,切記不造謠,守住法律底線。二要增強社會責任。面對網絡上良莠不齊的海量信息,特別是那些涉及面廣、衝擊力強的信息,一定要靜心思量,謹慎而為,做個負責的網上公民,切不能胡亂轉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甚至助紂為虐,危害社會。同時,各網站更要在網絡謠言治理中,堅持“誰辦網誰負責”,主動擔當,把好關、守好門,不造謠、不傳謠。三要提升“辨謠”能力。做個理智網民,不熱衷陰暗負面,不一味八卦獵奇,不參與娛樂惡搞。做到不信謠,必須不斷提升對虛假信息的判斷力和辨別力,要加強科學知識學習,提高新媒介素養,增強辮謠識假能力,避免自覺不自覺陷入信謠、傳謠境地。

熱詞:

  • 網絡謠言
  • 網絡行為
  • 網絡輿論
  • 謠言傳播
  • 著力提高
  • 公信
  • 嚴打
  • 軍車
  • 微博
  • 海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