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京華時報:觀眾亦演員 《推銷員之死》震撼全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直到演出開始,場燈都沒有完全暗盡,演員們旁若無人地進行著最後的準備,擺弄道具,彼此低聲交流。接著,幾個工作人員登場,在眾目睽睽之下橫穿舞臺《推銷員之死》就在這種無限接近日常生活的氣氛中開始。那一瞬間,戲劇與現實的距離竟如此微妙。

  1983年,阿瑟-米勒的劇作《推銷員之死》首次被搬上中國舞臺。彼時的中國觀眾還不曉得“推銷員”是門什麼行當,更加不了解什麼是貸款。一個為錢自殺的小老百姓,也能住別墅、開雪佛蘭,隨時還有口奶酪吃。

  29年後《推銷員之死》復排,再看劇中人懷揣夢想卻屢受現實玩弄的戲碼,似乎日復一日在我們週遭上演著。戲裏那個人人追逐財富、成功的社會,如今也不知不覺將我們每個人裹挾其中。於是故事便不再是故事,而成了一齣警世的寓言,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發生著強烈的關係。當琳達在威利的葬禮上説:“我今天連房子的最後一期貸款也還清了……咱們自由了……”不知在場的房奴們作何感想,是否脊背微涼。

  李六乙此次導演的新版《推銷員之死》依然有著令人折服的創造力。人藝“逼真到毛孔”的現實主義從舞臺上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寫意的“心理現實主義”。一堵灰白色高墻斜立台中,將舞臺空間切割為不規則形,以空闊靈動的舞美設計反襯人物所處現實的逼仄,更帶出了故事本身隱含的詩意。音樂走得同樣是簡約風,如泣如訴的大提琴獨奏、歇斯底裏的重金屬搖滾樂,抑或一曲象徵“美國夢”的《星條旗永不落》,都將人物心理刻畫推向極致。簡化一切舞臺元素的結果是:表演得到凸顯。尤其在看過那麼多舞美喧賓奪主、內在卻空空如也的戲劇後,眼前這齣戲以純粹質樸的力量衝擊了我們日漸遲鈍的感受力,這股力量的來源,正是戲劇本身的自信。

  最後的輓歌段落,戲如暴風雨般驟然結束。演員們原地拾起情緒,迅速離開角色,觀眾席狠狠沉默了幾秒,才響起不算熱烈的掌聲。此時此刻,反倒是我們像被遺棄似的,仍舊沉浸在戲裏無法自拔。半晌回神,已是人去臺空。 (陳亂亂)

熱詞:

  • 推銷員之死
  • 演員
  • 1983年
  • 全場
  • 心理現實主義
  • 星條旗永不落
  • 美國夢
  • 戲劇
  • 舞美
  • 重金屬搖滾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