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孔孟曾聖賢後裔齊聚盧旺達 推廣漢語教學方法多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7: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為孔令遠(右一)、曾廣煜(左一)、孟煥芬(右二)和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在一起。

  中國使用字輩譜的家族和姓氏十分普遍。古代聖人孔子家族的字輩為:“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及其三位傑出弟子,即後人稱説的儒家四聖孟子、曾子、顏子均使用相同字輩,以示師徒情誼。這樣,只要看到四大“聖裔”後代姓名中間的字,就可知道他們的輩分,在華夏眾多姓氏中,唯有孔、孟、曾、顏四姓如此。

  巧合的是,在非洲中部的盧旺達基加利教育學院孔子學院,竟然聚齊了孔孟曾三聖的後裔。

  本人是孔子第76代孫,現任基加利教育學院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祖籍山東曲阜。

  接手工作之後,我並沒有急於去做漢語推廣工作,而是虛心向外方院長和老師學習盧旺達語,和大家交朋友。短短幾個星期後,我已經可以用盧旺達語進行日常對話。隨後,在盧方院長的配合下啟動了《盧旺達語-漢語詞典》編寫工程,該詞典一方面是為了給更多的盧旺達民眾學習漢語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為了在盧華人更好地與當地人交流溝通。除此之外,我還對盧旺達民間傳説和史詩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同時對盧旺達歷史文化遺産進行梳理和翻譯。這些書都採用雙語編寫,目的是為了體現孔子學院不僅僅在盧旺達傳播中華文化,同時也將盧旺達文化介紹給中國人民。

  通過這些活動,盧方院長親身感受到孔子學院在文化交流中的雙向功能,因而積極配合工作。目前孔子學院老師齊心協力,學生人數不斷增多,漢語推廣事業在這裡得到快速發展。

  曾廣煜老師是曾子第69代孫,于2009年3月來到盧旺達擔任漢語教師。他不僅積極組織參與孔子學院開展的各項活動,還將中華文化融合到漢語課堂中。他主講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遷”極大地鼓勵了盧旺達青年學子對自己國家和自身將來發展的信心;他演奏的中國竹笛展示了中國樂器的精巧,吸引了其他國家樂器愛好者的興趣;他教授的太極拳曾受到聯合國駐盧旺達機構的邀請並登臺表演,作為“聯合國日”中展示中國的節目。他還根據自己的經驗編寫了《孔子學院中方來盧人員工作生活手冊》,為孔子學院的繼任者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孟煥芬老師是河北邢臺人,她的輩分是“繁”字,為孟子的74代孫。她原來在伊朗德黑蘭大學孔子學院做志願者,2011年3月底轉入我院。她性格開朗,為人誠懇,熱愛對外漢語教學專業。

  在孔子學院工作的還有周芳萍(北宋儒學大師周敦頤之後裔),鄭彎月(東漢經學大師鄭玄之後裔),蔡燕(東漢儒學大師蔡邕之後裔),程濤(北宋儒學大師程頤之後裔)。

  我想,在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眾多孔子學院中,像這樣聚集如此多中國聖賢後裔的實屬少見,也算是我們的一大特色吧。希望在龍年,我們這些中國聖賢的後裔在非洲之心──盧旺達有更大的作為。

  (本文作者孔令遠係盧旺達基加利教育學院孔子學院中方院長)

熱詞:

  • 後裔
  • 漢語教師
  • 孔孟
  • 教學方法
  • 對外漢語教學
  • 聯合國日
  • 老師
  • 儒學大師
  • 教育學院
  • 盧旺達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