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地球一小時的困境:互聯網碳足跡難避免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世界各地的環保團體前些天都轉向了社交網絡來推動3月31日晚間的“地球一小時”活動,也就是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關燈一個小時,表達對全球變暖的關注。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每一封電子郵件、每一條Twitter或微博、每在YouTube上觀看一次呼籲視頻或者每點擊一次Facebook上的“讚”按鈕,環保分子們其實都是在對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火上澆油”而已。

  每次我們上網,都需要通過燃燒化石燃料來運行我們的電腦、服務器和數據庫,從而排放出二氧化碳。這顯然讓這場關燈活動陷入了一個小困境。

  據美聯社報道,法國環境與能源控制署去年的計算數據顯示,僅電子郵件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當量就有13.6噸。這是法國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兩倍多,是美國人均年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二。

  這一數字是根據一家擁有100名員工的法國公司計算得來的,這些員工每年工作220天,每人每天接收58封、發送33封電子郵件,平均每封郵件的大小為1兆字節。

  法國環境與能源控制署表示,你抄送的人越多,郵件越大,排放的碳量就越多。“只需將老闆和他的同事們所發送的郵件數量減少10%,就能節省1噸(排放),相當於從巴黎往返飛行紐約(的排放)。”它説。

  Facebook和Twitter説,他們正努力讓留下的碳足跡盡可能地小。

  號稱全球擁有8000萬用戶的Facebook正在靠近北極圈的瑞典盧雷亞鎮興建一個龐大的數據中心,這是它在全球的第三個也是在歐洲的第一個數據中心。當地的寒冷氣候可以幫助服務器製冷,而不需要使用空調,同時小鎮也利用水電來獲得清潔能源。

  同時,綠色和平組織發起的“與煤炭解除好友”運動已經徵集了70萬個簽名,要求一個“更綠色的”Facebook。

  Twitter負責基礎設施的主管拉菲?克裏科瑞恩(Raffi Krikorian)曾説,每發一條140個字節的Twitter,公司就“貢獻”了大約0.02克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5000萬條Twitter的話,就是每天1噸二氧化碳了。”他説,“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們正在讓我們的東西更高效,那將使(我們的碳排放量)下降很多。”

  那麼,互聯網究竟對氣候有多大的損害呢?其實,與其他領域相比較,互聯網的損害並不是很大。也可以説,互聯網將慢吞吞的郵政信件、電話或需要出差的面對面會議所排放的碳省下了。

  國際諮詢公司高德納公司2007年發佈的一項評估發現,雖然信息和通信技術産業導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絕對值的急劇增長,但這仍然只佔全球總排放量的大約2%,不到運輸業、工業或農業的排放量的六分之一。

  “地球一小時”的執行主管安迪?裏德利(Andy Ridley)説,他的組織投資了旨在減少碳排放的抵消項目,以彌補自己造成的化石燃料污染,並利用一個叫Yammer的內聯網社交平臺來減少內部電子郵件的數量。

  “它徹底改變了我們交流的方式,也顯著地削減了電子交通流量。”裏德利説,“總的來説,我們認為我們能夠數字化地發起一項活動,並讓全球各地的人通過盡可能少地旅行來參與,這是技術的最大優勢之一。”(陳丹)

熱詞:

  • 互聯網
  • 地球
  • Twitter
  • 科瑞恩
  • Yammer
  • YouTube
  • 排放量
  • Facebook
  • 二氧化碳
  • 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