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學術回歸學術的本意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4日 2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新華社報道,3月20日,中南大學召開新聞發佈會,校長張堯學宣佈,破格聘任攻克國際數學難題的在校學生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劉路也由此成為我國最年輕的正教授級研究員,同時獲得100萬元獎勵。

  中南大學的這一舉措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叫好者有之,拍磚者亦有之。鼓掌叫好者,認為中南大學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有了新突破;拍磚質疑者,認為此次破格難脫草率之嫌。

  的確,一般科研人員要花十幾年、幾十年才能評上“教授”或“研究員”的職稱,“90後”的劉路卻用不到一年時間,“輕易”完成了這一歷程。其實,此前也有一些不滿30歲便被評為教授、聘為博士生導師的年輕人。在歷史上,胡適當上北京大學教授時也不過28歲。

  從劉路破解西塔潘猜想後所獲得的褒獎以及所引發的熱議背後,暴露出社會的一個軟肋,即對高分低能和創造力匱乏現象的普遍擔憂。為什麼我們的高等教育培養不出拔尖創新領軍人才?錢學森之問,還回蕩在我們的耳旁。其實有時候,並不是缺少人才、缺少大師,而是缺少培養大師的環境。

  每個人的天賦潛能各不相同,在因材施教的同時也須破除固有模式。近年來低齡教授群現象的出現,都是政策綠色通道成就的結果,或者説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表現。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當前學術圈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存在問題。當前,在評選教授時,對各種項目、行政職務、論文數量的過分強調,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教授這一稱謂的學術本意。讓學術回歸學術本意,這應當成為我們評價這位22歲教授應有的立場。

  只要發現年輕人才有過人之處,那就應該大膽提拔使用。如果沒有及時發掘和培養,劉路過些年或許會泯然眾人。大學教育的改革核心在於人才,年輕人在眾人望其項背的學術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對於這樣的好苗子,我們應該呵護和培養,提供足夠的科研條件和發展平臺。什麼年齡的問題,“格”的問題就不成其為問題了。如果破格提拔能夠制度化、正常化,最終不再成為“破格”,那就意味著我們的學術體制已經進入佳境,一大批青年研究人才的脫穎而出就成為必然。

  我們一直説缺少創新型人才,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上,要唯才是舉。中南大學開了個好頭。

  王早霞

熱詞:

  • 教授
  • 中南大學
  • 學術體制
  • 創新型人才
  • 拍磚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培養模式
  • 校長
  • 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