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南粵清明:儀式多傳承 形式有革新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4日 16: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羊城晚報訊 記者馬海洋、實習生趙洪強報道:清明時節,祭祖踏青,這種傳統延傳下來已經有兩千多年。流傳至今的清明風俗有哪些變與不變呢?

  舊時要拜祭家族祖先

  76歲的陳傑禹,地道的“老廣州”,被不少民俗專家稱作“廣州通”。擔任南方集藏文化研究會理事長的他,向記者講述了他小時候的清明拜祭。

  陳傑禹介紹,他們小時候在清明的活動主要有踏青跟放風箏,在祭祖方面,花樣更多,尤其是“拜太公”。“拜太公”就是拜祭整個家族共同的祖先,族長帶領全體族人上山拜祭,不過女性不參加。

  拜祭過程中要鋤掉墓地周圍的雜草,鏟出幾塊草皮,兩個一對,將帶土的的一面合起來放在墳頭。而祭品也有不少:乳豬、鵝、鴨、燒肉、甘蔗、蘿蔔絲、白酒等,除此之外還要放鞭炮、插楊柳枝。但不用雞,“雞的嘴尖,怕對墓地不利”。

  拜完太公後,會將祭品主要是燒肉分給家族成員,而分肉也是有講究:學歷越高分得越多。除拜太公之外,各家也拜自己的祖先,這時女性是可以參加的,也能分到祭品。

  如今儀式多傳承古俗

  陳傑禹認為現代殯葬習俗變化是個必然的趨勢,“之前是在鄉下的祖宗祠堂裏,現在是在殯儀館等地拿出骨灰祭拜,規模小了,但是基本要素還在”。記者結合近些天的走訪,看到家屬祭拜時帶來的仍然是甘蔗、水果、乳豬、糕點等必備要素,雖然排場小了,圈子小了,仍保留了舊時祭拜的影子。

  故鄉里民俗研究會的鄒永生也認為,現在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不過基本上的拜祭風俗還是保留下來了。

  火葬一改入土為入閣

  舊時,盛行生前預建,俗稱“壽槨”、“生槨”。形制有用磚砌的稱“洞墳”,有用石板拼造的稱“石槨”。一般都為夫妻雙穴合墳。人死後臨時建造的形制也一樣。上山建墳要出錢買地,平民圖簡省,一般都在自家的田頭地角建墳安葬,自家沒有土地的,由族內公田賜葬,故田間平原到處可見荒丘墳墩。農村人死入葬尚有許多禁忌,如風水、年向不利,三月六月九月不能入土等。在亡靈忌日做一週年、三週年、十週年、廿週年,陰壽至百歲以及忌日祭祀。

  解放後,反對封建迷信,倡導移風易俗。舊時的“抬材會”已不復存在。出殯已不用僧道引路,一般雇樂隊送行。孝衣孝服改用黑紗條、白紙花代替,廢除迷信品,改送花圈致哀。唯遣人報喪,移屍中堂、“吃豆腐飯”(實際是豐盛的喪宴)及七七致祭等遺風尚存。

  近年來,土地資源緊張,城市建設以及保護基本農田水利都需要土地保障,土葬這種傳統的下葬方式佔用過多土地,導致社會出現“死人與活人爭地”的聲音,1997年發出加強殯葬管理的通告,對城鄉實行殯葬改革。堅持屍體火化,改土葬為火葬,改入土為“入閣”,節省土地資源。

  近年興起樹葬和海葬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樹葬、海葬等新型的殯葬方式,根據廣州市火葬場管理所統計,2011年骨灰還林數為1366具。至2012年,海葬已組織了24次,累計共有10000多具骨灰撒向大海,參加活動的市民超過16000多人次。該活動自2009年起已免收骨灰處理服務費,以鼓勵更多的市民參與到海葬等新型殯葬範圍中去。

  馬海洋、趙洪強

熱詞:

  • 拜祭
  • 海葬
  • 清明時節
  • 拜太公
  • 石槨
  • 甘蔗
  • 乳豬
  • 燒肉
  • 形制
  • 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