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網絡時代的武訓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4日 01: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劉洪波,知名雜文家。

  衝擊波

  大學生用200元戒指換來鄉村教學樓。據説,這是在效倣“別針換別墅”的故事,但其實,這並非那個故事的翻版。

  別針換別墅,是構造網絡神話的一個組件,寓示網絡的神奇。交換的範圍擴大了,反復以物易物後,逐次發生的對等交換産生了從別針到別墅的奇跡。這是要給人“網上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印象,但仍然建基於人的自利性。

  200元戒指換到30萬元鄉村教學樓,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一種行為。它一開始就不是交換。持有戒指的人發出的不是交換信號,而是以交換為表象,為山區孩子建一棟教學樓。這是一個慈善邀約。實際發生的也不是交換,而是知道價值不對等但仍然欣然從之的捐獻。

  信息發出幾小時,就被轉發了上千次。首次“交換”,網友用3000元和田玉換走戒指;第二次“交換”,網友用萬元鑽戒換走和田玉。還有人直接捐贈鑽戒。最後,一位網友直接出資30萬元建教學樓,交換的表象都已經取消。

  這個故事,同樣可以證明網絡的神奇,但不是關於交換,關於價值生産,而是關於慈善、愛、信任、公益夢想等等。這是一個利他意願得到幫助的故事。這個故事包含著與別針換別墅完全不同的初始目的,更加接近於武訓辦學。

  但網絡時代,武訓可以有新的做法,並且更有效率。同樣公開自己的公益目的,實現方式上,武訓只能行乞,而網絡時代的武訓可以託名“交換”。武訓只能行乞于鄉里,而網絡時代的武訓理論上可以與無限量的人産生“交換”可能。這種及身範圍的區別,使武訓和網絡時代的武訓,碰到大手筆捐獻的機會大為不同。

  當然,由此我們可以更深地體味武訓之不易。這個窮慈善家不僅生活在一個局限性的身體行乞的時代,而且只能靠錙銖累積去辦學,一臉的苦相,還要犧牲尊嚴。而現在,窮慈善家可以不與苦臉相伴,所需的可以只是一個公開表達的心願,可以用娛樂精神和娛樂態度去做了。

  人們當然樂見一個助學宏願引來30萬元捐贈的結果,讚賞有助學宏願的學生的純良心地。但200元戒指換30萬元教學樓的故事,不可再現,也不會再現。故事還有可能産生,那一定路徑新奇,經過“案例化”,新奇的故事能啟發出各種“策劃”。不過,真正來説,慈善是需要規範的,否則很快人們就會收穫大量受騙上當的咒怨。

熱詞:

  • 交換
  • 網絡時代
  • 教學樓
  • 故事
  • 和田玉
  • 助學
  • 辦學
  • 咒怨
  • 價值生産
  • 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