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客家人在清明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梅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4月4日又清明。

  客家人在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祭祖掃墓,意在慎終追遠,發揚孝悌,歷來為客家人所重視。

  清明掃墓之風,始於北宋末年。不過,其時不拜老墓,而只祭新墳。《東京夢華錄》有雲:“寒食節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墓皆在此日拜掃。”隨後,清明掃墓之俗逐漸風行而成。

  開始,清明節既拜新墳兼拜舊墓。宋之前,不少詩詞、文章均無提及掃墓民事,北宋之後,對清明掃墓祭祖的詩文多有描述。北宋詩人黃庭堅的一首清明詩云:“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灑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高菊卿亦有一首:“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這些詩文,就是清明活動的寫照。

  古時為何把清明節定為祭祖掃墓活動的日期呢?原因大概是清明節乃春末夏初之際,氣候清明,最宜行歌踏青,郊遊掃墓兩全其美;同時,古代交通不便,農事未忙,遊子們可趁回鄉度歲之機,待到清明掃墓之後離去,避免短期內往返回還之勞。

  至現代,客家人沿襲了這一傳統節日,每當清明節屆,便是獻帛修祀之期,都要籌備三牲果醴,豐儉由人,拜掃墓地,祭祀先人,以示不忘祖德和生養劬勞;儀式莊嚴肅穆,簡單凝重,追源思本,風尚猶存。客家人不論走到天涯海角,每當清明,往往不遠千里萬里,回鄉掃墓,即使不能回鄉,也忘不了寄匯清明祭祖錢。國門開放以來,身居南洋港臺海外鄉人,回鄉者益眾,但其首重一事便是祭祖掃墓,所謂“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這是客家人的傳統美德。(鐘秉才)

熱詞:

  • 客家人
  • 東京夢華錄
  • 拜掃
  • 祭祀
  • 孝悌
  • 農事
  • 行歌
  • 蓬蒿
  • 白蝴蝶
  • 北宋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