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學農不務農專業變成空 地頭難覓年輕科技人員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04: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3月28日,在春耕備耕大忙時節,記者在小店區郜村採訪時發現,田間地頭難覓年輕科技人員身影。村民趙巧英感慨地説:“現在,有文化、有知識的年輕農村人都不願意種地了,即使是學農的,畢業後寧可外出打零工也不下農田。農村特別需要年輕的農業科技人才。”

  北格鎮東蒲村是太原市的重點蔬菜基地,有1萬間蔬菜大棚、2500畝菜田,年供市場蔬菜五百餘萬公斤。為了提升蔬菜質量,村裏計劃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産業,但由於科技人員的嚴重不足,菜農不能很快掌握新技術,致使這一計劃推進緩慢。作為村裏僅有的兩名科技特派員之一的郭金根説:“平時根本忙不過來,村裏至少需要10名科技人員。”

  “其實,太原市農業類院校的招生數量是可以滿足農村市場需求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學生畢業後,不願返鄉務農。他們寧可去超市收銀,也不願回村作具有專業技能的新農民。”太原生態工程學校園藝園林專業的張俊萍老師一語道破其中緣由。

  一方面是農村急需專業技術人員,另一方面卻是學農學生不願走入田間。入農門是他們的最後選擇。

  數據顯示,2012年,太原市共有農村科技特派員1002名,他們主要由農業專家、縣鄉農技人才和鄉土科技人才三部分組成,但35歲以下的年輕人僅佔10%,並且以大學生村官為主,基層農技人員老齡化問題突出。

  陽曲縣大盂鎮63歲的農村科技特派員趙瑞雲,是土生土長的農技推廣專家,被村民尊稱為“土專家”、“田秀才”。憑藉着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趙瑞雲已經在田間地頭揮灑了40多個春秋的汗水,他説:“農技推廣工作又累又苦,條件差,職稱不好評,工資待遇也不高。我已退休3年了,但由於人才青黃不接,只好繼續返聘。”

  “只有讓年輕農業科技人才的價值得到體現,提高他們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農技推廣的工作中來。”太原市外聘專家、曾在壽光蔬菜基地工作、現任山西晨雨肥料科技研究院院長高亮建議道。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市於2012年3月23日啟動了青年實用技術項目。這也許是解決基層農技人員青黃不接問題的一個福音。(麻毓筠)

熱詞:

  • 地頭
  • 科技人員
  • 科技特派員
  • 田間
  • 農技推廣
  • 田秀才
  • 招生數量
  • 蔬菜質量
  • 科技人才
  • 農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