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啥法子讓農民願種地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1日 03: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針穿。要把農技推廣落到實處,首先要讓農民願種地、會種地、種好地,切實解決好種地中的難點。”做了多年茌平縣農業局長的烏以強,深有體會地説。

  讓啃坷垃的有“啃”頭

  “雨水”至,春寒退。茌平縣韓屯鎮前東村58歲的田友江,在泛青的麥田裏,扒扒土,看看根,站起來望望天。念叨著:“再不下雨,就該澆水了。”

  去年,他家7畝地創下9800斤小麥、12000斤玉米的高産,獲得“金滿田杯”山東糧王大賽優勝獎。

  老田最愛聽“山東糧王”四個字:“民以食為天,把這個天大的事幹好了,光宗耀祖啊。不過,我這個‘糧王’離不開科技人員的指導。前兩年,二點委夜蛾爆發,看著玉米株一棵棵心葉萎蔫枯死,急死人哪。多虧農技人員三天兩頭鑽地裏,監測指導用藥,不但沒減産還稍有增産。濟麥22播量從35斤降到20斤,鄭單958(玉米種)的畝株從4800棵升到6200棵,這‘一降一升’俺都是‘照單’下種,畝增一百多斤。”

  “農民最講實惠,要讓啃坷垃的有啃頭,他才樂意種地。人人守著一畝八分地肯定不行,要讓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從事其他産業,讓有能力願種地的人逐步集約經營,目前全縣土地流轉7.6萬畝,託管6萬畝,50畝以上的種田大戶有50個,百畝以上的有5戶,他們的收入遠高於打工,種田的積極性一年比一年高。”烏以強介紹。

  讓願種地的有學頭

  茌平縣每年組織四次應時培訓,每次3天,邀請省市知名專家傳授高産技術,容納600人的會場,往往擠滿千人以上,連過道裏、窗臺上都坐滿了人,講課時連個上廁所的都沒有,喘氣的聲音都能聽到,生怕漏掉一句話。下課了,他們把專家包圍起來,問這問那,聽不明白不讓走。

  農民學習的積極性為啥這麼高?在樂平鋪鎮前常村的葡萄棚內,記者似乎找到了答案。一群果農圍住縣農廣校校長胡海清,聽他講解葡萄種植技術:“氣溫回升,葡萄要花序整形,掐穗尖、去副穗、疏果粒。注意,掐去穗尖的1/5─1/4,去掉花序分化出的副穗,3天掐一遍。” 胡海清説,“農技推廣是個比繡花還要細緻的活,稍有差池,就會造成很大損失。” “搞好農技推廣,就是讓願意種地的農民學會十八般武藝,解決好誰來種、怎樣種、種好地的問題。他們的本領提高了,不但提高自身的收入,還會解放更多的農民從事其他産業。”縣委書記陳秀興説,縣裏連續三年進行“十萬農民大培訓”,覆蓋全縣60%以上的土地。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75元,比三年前增收3046元。

  幹累活不再怵頭

  “再過幾天韭菜就冒出來了,看墑情,又錯不了。”在肖莊鄉萬畝韭薹種植基地,忙著給韭菜蓋薄膜的菜農胡甲文告訴記者:“清明節後你再來,那場面可壯觀了,20多個‘白衣人’背著脈衝噴氣式煙霧機,對萬畝韭薹進行病蟲害防治,就像蛟龍鬧海一般。”

  “白衣人”是惠農機械化防治專業合作社的“機械防疫手”。公司購置了100多臺植保機,為萬畝韭薹提供防災救災、質量檢測等統一服務,確保防治效果和農藥殘留符合國家標準,使無公害綠色韭薹打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農技推廣,好多事情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需要依託專業合作社。近年來,縣裏借助農機下鄉、良種補貼等有利時機,扶持農民建起了144家各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涵蓋耕地、播種、防控、收割、打軋等各個生産環節,把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讓更多的農民勞動並快樂著。

熱詞:

  • 種地
  • 農民專業合作社
  • 韭薹
  • 鄭單958
  • 煙霧機
  • 農民人均純收入
  • 白衣人
  • 農技推廣
  • 茌平縣
  • 良種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