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酒股”聞聲利空打“冷顫”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2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繼五糧液、貴州茅臺等一線白酒行業股票本週二大跌6%後,昨天,二線白酒、黃酒也紛紛開始下跌,青青稞酒大跌9.98%,古越龍山大跌8.68%,整個釀酒板快幾乎“全軍覆沒”。

  嚴控政策衝擊白酒行業

  一直走勢穩健的白酒行業為何會遭到市場“倒戈”?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管理層強調今年要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導致白酒板塊在消息面利空背景下應聲下跌。日前,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強調,嚴格控制“三公”經費,今年繼續實行零增長,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三公經費”禁止買高檔酒給白酒行業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導致整個白酒快板幾乎“全軍覆沒”。

  分析人士表示,高檔白酒近年來漲幅大、利潤高,能和其媲美的行業很難找到。一瓶普通的53度飛天茅臺市場價可達2000多元,而五糧液、國窖1573等高檔白酒也身價倍增。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款消費讓漲價肆無忌憚。近日管理層表態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表明國家將有力打擊公款購買高檔酒,這給高檔白酒企業帶來一定的衝擊。

  轉型或促白酒消費減弱

  事實上,茅臺酒作為我國高檔酒的代表,從2000年到2006年,其價格由200元漲到328元,平均漲幅10%,與GDP增速趨同。然而,從2009年到2011年這三年間,茅臺價格從600元左右猛漲至2000元,扣除通脹的因素,漲幅依然驚人。“最近三年宏觀經濟風風雨雨,白酒價格為何持續上漲?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這三年的固定資産投資高位增長,而投資必然伴隨著大量的政務、商務活動,即使不愛喝酒的人,也有被動消費需求。”有分析人士指出。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這種邏輯成立,隨著中國經濟加快轉型,逐漸擺脫投資依賴,長久來看白酒消費的驅動力面臨減弱,再加上政府嚴控“三公”經費,一些投機資本開始撤退。有白酒銷售專家以茅臺為例指出,估計社會渠道囤積的貨大概有1.5萬噸。隨著囤貨拋出,茅臺價格將進一步受打壓,在今年中秋節以前,茅臺延續跌勢的可能性較大。業內人士指出,高檔酒價格回調,顯示出一直瘋漲的高端白酒也必將遵循價值規律,不斷調整,尋找合適的價格支撐點。

  産量大大超出規劃目標

  當然,嚴控“三公”經費不是新話題,白酒股下跌也非簡單的情緒性反應。從市場分析,也是白酒行業“盛世”之下泡沫隱現的結果。近期召開的第86屆糖酒會統計顯示,本屆糖酒會酒類成交額129.6億元,同比僅增長7%。大會期間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去年四季度開始,高端白酒市場出現萎縮,銷售量明顯下滑,這就是市場的暗手在控制。

  由於酒類行業的驕人業績,引得大批資本聞香而來:聯想控股收購湖南武陵酒、海航入主貴州懷酒、帝亞吉歐收購水井坊、維維股份拿下貴州醇……資本的投入,驅動白酒産能不斷擴張。然而,按照酒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白酒産量將達到960萬千升,而去年我國白酒卻已實現産量1025萬千升,同比增長30.7%,大大超出規劃目標。分析人士指出,供需矛盾的不平衡,也是白酒行業“全軍覆沒”的一大原因之一。

  本報記者 許超聲

  本版分析觀點僅供參考

熱詞:

  • 三公
  • 酒股
  • 武陵酒
  • 利空
  • 白酒行業
  • 聞聲
  • 全軍覆沒
  • 消息面
  • 漲幅
  • 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