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懷揣問題找“話題”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2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我是第三次跑兩會,一個深刻的感受是,各大媒體的兩會報道都在轉型升級,《人民日報》也不例外,更強調對現實問題的關注,更強調對社會話題的引導,更強調報道的新聞性、針對性、現實性、思想性。

  首先從各版特別是“兩會特刊”的編輯來看,越來越注重策劃,注重問題引導,所策劃的每期主題,都來源於現實問題,都是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焦點話題;再通過問題將代表委員的觀點、建議、意見等整合起來。例如我積極參與的農民工文化權益保障的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免費午餐的衛生營養問題等等。

  但是,這種編輯策劃的“點菜”任務,落到我們駐地方記者頭上的畢竟不多,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懷揣問題,獨立找尋“兩會”報道的話題。例如2007年,我們廣東分社的年輕記者賴偉行(現已調廣州日報社)寫了篇《社保,何時全國一盤棋?》,獲得了當年報社“兩會”好稿一等獎。報道從北京奧體公園工地外來工的社保狀況出發,集中反映出社保不能全國流轉的焦點問題,並在兩會代表委員中尋求建議和解答。受此啟發,2008年我跑政協民建界別時,寫了篇《讓社區醫院不再冷》,也是懷揣民生焦點問題找到的報道主題。

  這次我在上會前,簡單查閱了一下今年以來中央重要文件精神,發現1號文件的主題是“農業科技創新”,這讓我喜出望外。因為不久前,我在隨廣東有關部門下鄉調研時,就聽到很多基層鎮村反映“農技站衰敗,農技進村最後一公里受阻”的問題,當時不知從何處下筆的豐富材料,現在成了寶貴的新聞資源,正好借助“兩會”的平臺集思廣益,采寫成篇。在完成了一些比較緊急的約稿任務後,我著手整理當時調研的材料,並在“兩會”上有針對性地尋找人大代表,請他們談看法、解問題、提建議,隨後獨立完成《中央1號文件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一稿,當晚就被選用,3月12日刊登在要聞4版倒頭條位置,近2000字的稿件幾乎沒做什麼刪減,還被人民網挂上首頁。

  有開心也有遺憾。開心的是,這個問題我是抓對了,這樣的兩會報道做得有意思;遺憾的是,沒能在短短10多天的寶貴會期內多抓一些類似的問題。

  這次的經歷啟發了我,做一名人民日報記者,一要時刻有問題意識,二要有思想儲備,對問題有獨立的思考。“兩會”雖然短暫,但問題和思想的儲備,卻靠平時的功夫。平時不發現問題就沒有兩會報道的話題,平時不積累思考就算找到了話題也講不清楚。

  作為駐地記者,要做到這兩點,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長期紮根一線,對基層情況了解頗多,自然發現問題的機會也更多;劣勢是“身在此山中”,見慣不怪,反而損減了對問題的洞察力。我想,要成功揚長避短,必須做到溫家寶總理所説的“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向上多學習中央文件,把握政策精神;向下橫下心來“走轉改”,多到工廠社區、村鎮街巷探民情,找問題。有了“台下十年功”的積累,才可能有“‘兩會’三分鐘”的精彩。

  (作者係人民日報社廣東分社記者)

熱詞:

  • 兩會
  • 話題
  • 問題意識
  • 人民日報
  • 農業科技創新
  • 新聞資源
  • 社保,何時全國一盤棋?
  • 讓社區醫院不再冷
  • 思想性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