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如何全民共享?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08: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期待共享。孫健繪

  ■公共資源豐富多樣

  ──既包括土地、水、礦産等有形的自然資源,也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等無形的社會資源,國有資産、特許經營等也屬於公共資源範疇;不是所有公共資源都要産生經濟收益

  什麼是公共資源?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大致的輪廓,但又好像不太清晰。“北漂”小王説,土地是最大的公共資源,因為它是所有人賴以生存的必備物質條件。北京呼家樓社區的張大媽説,水、電、暖氣、停車位都是公共資源,因為大家都有權利使用。出租車司機劉師傅説,經營權也是公共資源,原則上大家都有生産經營的權利,“可為什麼又有特許經營權之説呢?錢都讓少數人賺了。”劉師傅覺得不太理解。

  公共資源是一個新概念,人們翻查工具書,會發現現有的解釋並不多,且並無定論。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將公共資源定義為地球上存在的、不可能劃定所有權或尚未劃定所有權、從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在《現代經濟詞典》,公共資源是指屬於人類社會公有、公用的自然與社會資源。

  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慶雲認為,公共資源與私有財産資源相對。公共資源應該包含兩種屬性,一是這些資源被全體社會成員所有;二是這些資源被全體社會成員利用。“總之,一切公有、公用的有價值的産品和服務,都應當被納入公共資源的範疇,其中既包括土地、水、礦産等有形的自然資源,也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等無形社會資源。”李慶雲説。

  從這個角度觀察,公眾身邊存在著大量的公共資源。土地、街道、河流、風景名勝、文物古跡,以及各類公共設施如體育場館、公園、博物館等等。

  公共資源公有、公用,意味著不能由少數人隨意使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公共資源必須要公平、合理配置才能發揮積極作用。如果公共資源被個別部門、地方甚至行業等少數人佔有,會造成社會不公;如果社會公眾隨意濫用公共資源,會致使該類資源使用質量惡化、數量下降,其使用成本也將會被不斷抬高。因此,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資源,應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目標。

  遲福林進一步分析,通常情況下,政府代表全體民眾行使對公共利益的所有權,制定公共資源的使用規則。除了水、土地、礦山等自然資源外,國有企業、社會福利、特許經營等社會資源都應當屬於公共資源範疇。“我國實行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經濟制度,國有資産佔社會資産比重較大,公共資源的總量也比較龐大。”遲福林説。

  值得注意的是,相當多公共資源是不宜把謀求經濟收益作為目標的。遲福林指出,在公共産品短缺時代,社會養老、醫療、教育、文化、環保等領域的公共資源配置,都要以公益為目標、以公平分配為原則,應當更加注重社會公共服務和精神産品的提供,尤其是圖書館、文物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

熱詞:

  • 公共資源
  • 公共利益
  • 公共産品
  • 遲福林
  • 現代經濟詞典
  • 少數人
  • 改革發展
  • 文物古跡
  • 文物保護
  • 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