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專”太弱,戲曲難傳(直言不諱)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0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民族戲曲人才培養的黃金年齡段在10─18歲(即中專階段),特別是京劇、崑曲,尤其強調發育前的基本功訓練和變聲期嗓音變化時的保護和練習。如果錯失時機,人才就有荒廢的可能。

  然而,目前中國戲曲中專的教學被嚴重弱化,有違戲曲藝術培養的規律。一方面,戲校普遍過度看重學歷,忽略嚴格訓練,這給戲校的師資建設帶來很大的問題:一部分富於實踐經驗的優秀藝術家因為沒有達到規定的學歷,而沒有正式教師資質,只能臨時聘用,待遇很不公平,極大挫傷了教學積極性;而另一部分業務教師憑著學歷留校任教,卻缺乏舞臺經驗和藝術能力,面對一門以口傳心授起步的藝術,很難想象他們拿什麼教給學生。

  另一方面,有獨特規律的戲曲教育,由於被不適當地納入教育大一統模式,而産生了很多問題。如:學生入學年齡偏大,錯過練“童子功”年齡段;寒暑假加上多種節假日,一年假期達150多天,過長的假期使得戲校學生冬不能練“三九”、夏不能練“三伏”,過硬功夫難以練就。甚至有的學校為了經濟利益,挂著戲校的牌子卻廣招擴招其它非戲曲類學生,並把教學重點放在其它門類上……這些現象在目前的戲曲院校中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戲曲的育人質量,直接造成現在藝術院團普遍缺少真正優秀的中青年接班人。

  中專階段的戲曲教育完全不同於其它技術類中專教育,它是戲曲人才成長的關鍵,承載著中國民族文化發展的重擔,也是培育眾多國家級“非遺”乃至世界級“非遺”傳承人的搖籃。重視戲曲中專教育,就是重視民族戲曲的傳承。期望國家教育、文化部門能夠儘快組織專家對全國各地戲曲院校狀況進行一次深入調研,摸清現狀,制訂有利於戲曲人才培養的戲曲院校管理體制,建立一套符合藝術教育自身規律、體現藝術教育特性的教學內容、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突破現有不合理的師資要求,讓有實踐經驗的名家承擔戲曲學校的主教任務,選拔真正懂藝術、懂管理、會育人的藝術管理人才擔任戲曲院校的校長。

  此外,在總結以前科班制育人經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戲校培養方式以及芭蕾舞學校訓練模式的基礎上,可先在全國選兩到三所院校,試行獨立建制的大中專十年一貫制的戲曲高等學府,讓戲曲苗子從10歲到20歲,高質量地完成戲曲的全部學業,最後得到戲曲教育的大學文憑。這樣的學制可以使戲曲專業學生早進校、早畢業、有實授、有學歷,把最好的青春年華還給舞臺。至於戲曲的編導、教師、組織管理、經營人才,可以從有實踐經驗的演職員中招考,通過更高層面的學習、培養,再行履職。

  人才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基礎,也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希望,沒有尖端人才的支撐,我們失去的將是明天的中國戲曲舞臺!當前被弱化的中專教育,不利於戲曲人才的培養,長此以往,勢必影響梯次有序、年齡合理的戲曲人才梯隊的形成,遑論新時代精品力作和名家大師的産生!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京昆藝術諮詢委員會主任)

熱詞:

  • 中專
  • 戲曲教育
  • 中專教育
  • 師資建設
  • 戲曲藝術
  • 戲曲學校
  • 戲曲舞臺
  • 三九
  • 三伏
  • 童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