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2011年銀行危機應對能力排行榜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22: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説明:①應對能力分榜單,分別針對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共35家企業綜合評分所得。其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各10家,保險公司因受事件關注度影響,本次報告僅選取5家進行綜合排名。②事件來源:聲譽事件關注度排行榜中的1-3件關注度較高的事件。③評分標準:以事件為依據進行應對能力綜合評分,並取其平均值,得出最終分值。

  積極回應新生個案,麻木應對常態案例。與銀行收費、銀行再融資等行業常規性輿情事件相比,城商行違規以及銀行從業人員“非正常死亡”則更具備個案性。對於後者,各家金融機構都主動出擊,並扮演了事件輿情的主導者,而且無論是在應對時效和應對態度上都略勝一籌。對於前者,金融機構鮮有回應,也並沒有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輿情事件多半不了了之。

  服務類投訴事件回應“不給力”。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産品趨同性明顯,高質量的服務無疑成為銀行業競爭的法寶。然而受困於銀行網點的分散性和客戶糾紛的隨機性,以及銀行服務人員素質的差異性,致使銀行在應對此類聲譽事件時往往存在風險意識不足,陷入兩難的被動局面。且在回應過程中,因全局意識欠缺,而使危機惡化,陷入新的輿論漩渦。

  應對舉措遭詬病。在聲譽危機的應對過程中,除應對時效、應對態度外,應對舉措同樣佔有舉足重輕的地位。好的舉措對危機事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則會讓企業陷入新的危機。銀行在聲譽事件的應對過程中,更多的則傾向於後者,屢遭詬病。其中,民生銀行對員工自殺後“置若罔聞,推卸責任”的回應遭到輿論圍攻,負面率最高。網民痛批“民生銀行不民生”,“民生銀行是吸血蟲”、“民生銀行手段卑劣”等等。

  進入專題:首屆中國産業輿情論壇暨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行業輿情年報發佈會

熱詞:

  • 銀行危機
  • 民生銀行
  • 輿情
  • 非正常死亡
  • 基金公司
  • 證券公司
  • 評分標準
  • 城商行
  • 銀行收費
  • 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