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保護古村落 拒絕千村一面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06: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俊

  3月20日,廣東省第三批古村落評比出爐,清遠又有5個古村落榜上有名,分別是連州市西岸鎮馬帶村、連州市東陂鎮白家城村、佛岡縣高崗新聯村、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南崗村和油嶺村,加上此前兩批獲評的5個省級古村落,清遠已經有10個省級古村落,地域分佈為連州6個,佛岡2個,連南2個。

  此次評比對以上5個村的評價是:“5條村均在清代以前形成,現存歷史文化實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較豐富和集中,有古樸的民居、獨具特色的民俗、名人故事傳説等表現形態,能完整地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地方特色、民俗風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在當下,城市化浪潮不斷向農村席捲,新農村建設中充斥著拆遷、農民“洗腳上樓”、造城運動等字眼,對古村落的保護給了我們農村建設的另一種思維。

  筆者查閱了三批省古村落的名單發現,粵東西北等欠發達地區的古村落最多,數量超過總數2/3,其中梅州、潮州、韶關、清遠等地上榜古村落較多,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出,在城鎮化率不高的欠發達地區,古村落未被城市化進程吞噬,而在發達地區,由於城市化率高,古村落已為數不多,一些古村落或許在無聲無息中已被鋼筋水泥淹設。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談到古村落的保護時曾説:“在中國城市改造中出現‘千城一面’的文化悲劇,很可能在廣大農村中再現。”清遠作為粵北山區,城鎮化率低,農村面積大,其中有少數民族集居區,是廣東省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古村落,避免走上“千村一面”的建設彎路?

  首先,清遠需要摸清家底。除了10個被評為廣東古村落的村子外,清遠還有哪些尚未被人知曉的古村落?根據古村落的定義,有一定建築風格、民俗風情、名人故事的村落都是古村落,具有保護價值。而在清遠,少數民族風情、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匯、宗族文化、名人故事等文化元素較多,這些都可能散落或集中在清遠的某個村落,需要政府及民間人士去發掘。

  其次,摸清家底之後,在農村建設及城鎮化建設中,要盡最大努力對古村落進行保護。由於古村落中文化、風俗的沿襲是由村民們口頭或自發相傳,建築民居也因歷史悠久而失修,且現在農村空心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農村居民年青者均外出務工,受城市化影響較大,農村風俗、文化、建築等古村落表現形式都可能處在難以為繼的境地,特別是在新一輪的農村建設進程中,因失誤而造成古村落遭破壞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筆者建議,對於民俗、風俗等非物質遺産,可以對其進行書面化記載,並在新生代農村居民中加強傳承學習;對於民居建築等物質遺産,則進行“以舊改舊”式的修繕保護,在充分發掘民居建築特色的基礎上,不改變原來特色進行修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當城市中的人們在尋求一片有歷史沉澱、留有先輩印記的精神家園時,他們的選擇應不僅僅局限在烏鎮、古徽州等地,每個地方都有代表其歷史和地域特色的古村落。筆者迫切希望,在廣袤的清遠農村地區,在新一輪城鎮化建設中,能夠發掘和保護一批屬於清遠的古村落,讓清遠歷史地域文化能夠在發展中繼承和沉澱。

熱詞:

  • 古村落
  • 連州市東陂鎮
  • 中國城市改造
  • 千村
  • 保護價值
  • 古徽州
  • 文化悲劇
  • 新農村建設
  • 城鎮化率
  • 城鎮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