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核恐怖主義離我們有多遠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7日 2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何為核恐怖主義?簡單地説,就是核與恐怖主義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超級破壞能力的恐怖主義形態,恐怖分子使用各種與核相關的手段來實施恐怖襲擊和破壞,達到其恐怖主義的目的。

  核恐怖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通過偷盜、走私、非法貿易等各種手段獲得核武器、核材料、核廢料或者放射性物質,並通過使用或威脅使用這些非法獲得的核武器或核物項,達到危害人、財産和環境的目的。其中,最簡單易行就是製造“臟彈”,通過普通的爆炸裝置的爆炸,將核廢料、核材料或其他非核材料放射性物質散佈開來,從而造成核污染或者是放射性殺傷。由於鈾等核燃料的衰變週期達幾十萬年之久,這也就意味著這種 “臟彈”恐怖襲擊一旦發生,對一個國家造成的傷害將會是永久性的。另一種具有巨大破壞性的核恐怖主義手段,不以獲得這些核武器或核物項為手段,而是將破壞的黑手伸向各國的核電站或核裝置等,通過破壞這些核設施帶來的巨大危害來實現恐怖主義的目的。相比那種來自核國家的核威脅,核恐怖主義離我們似乎更近、更直接。

  早在基地組織發動“911”恐怖襲擊的前幾年,本拉丹就試圖花費150萬美元購買高濃縮鈾,如果當時基地組織獲得了核能力,我們很難想象“911”事件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後果。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統計,從1993年到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時,全球共發生經確認的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材料偷竊、丟失或非授權佔有等事件多達1500余起。全球核走私事件總計有1600余起,其中有20余起走私的核材料足以製造初級的原子彈。目前,我們難以確認恐怖主義組織是否已經獲得核材料或核能力,而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困境可能令非法核貿易和核活動獲得更大的利益驅動。2010年的11月,格魯吉亞政府抓獲了兩名試圖向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販賣高純度濃縮鈾的走私分子,其濃度高達89.4%,足以製造一枚原子彈。據兩名走私者供稱,如果買家滿意,他們還可以提供更多的高純度濃縮鈾。這也是幾年來格魯吉亞政府第三次截獲走私的核燃料。

  另外,隨著人類對核能的倚重正在加深,發生針對各國核電站和核設施的恐怖風險也在加大。目前向國際原子能機構申報並接受保障監督的核設施超過1000座,但印度等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國家的核設施並沒有在保障監督之列,核走私的源頭並沒有被完全堵死。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國家動蕩和地區衝突造成的核材料、核物質的流失,也有加劇的趨勢,這也是核恐怖主義威脅日益上升的重要因素。眾所週知,蘇聯解體就曾導致核管理的混亂和失控,大量的核燃料和核物質不知所終。中亞、歐洲和巴爾幹地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形成的核交易黑市也一直在活躍著。中東國家目前的政治動蕩、伊拉克安全局勢惡化以及伊朗核問題的不斷激化,都可能導致核材料和核物質流失到個人手中。如果恐怖分子從這些不同的渠道獲得了核武器,那麼人類面臨的核災難可能就在咫尺之遙了。(上海社科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副研究員 焦世新 博士)

  (來源:解放日報)

熱詞:

  • 核材料
  • 核物質
  • 核災難
  • 核污染
  • 恐怖主義組織
  • 911
  • 核設施
  • 核燃料
  •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 臟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