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歸來】: 我特別想了解,因為現在創新,不管是發展經濟也好,或者發展企業也好,大家經常提到的一個詞,都覺得這個才是未來發展的前景,最重要的一點。你們在採訪當中,你們剛才也説了,採訪的這些主人公,很多人都是好像看似跟現在做的産業完全沒關係。但他們現在,在這個産業當中做得很成功,很優秀,感覺到這些人有什麼特點嗎?或者這些人為什麼可以做成功?個人的魅力,有感受嗎,在感受當中?
【張一泓】:這個非常有感受。雖然這回不是聚焦在一個人身上,不是跟着科技特派員去走。但是我們所採訪的對象,也確實非常的有鮮明的個性。比如説我在湖南常德做了一個,剛才池建新老師提到的南方牧場這個節目。我們採訪的是乳業公司底下的牧場,我們採訪的主要對像是這個牧場的廠長,他叫皮輝,他是從79年開始就一直和牛打交道,養牛已經養了30多年了。他是四年前接手的這個牧場,他原來是公司的一個奶源部的部長,後來到了這個牧場做了廠長以後,那個牧場那個時候的景況不是很好。經過他四年的努力,他説他每一年能夠讓他的奶牛産奶量增長一噸,到現在由原來的四噸,現在已經變到了七噸二左右,已經翻了差不多一倍了。從跟他的採訪,跟他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對這個牧場非常的上心,他自己在節目裏也説過,養牛是個腳踏實地的工作。他做的一些工作,我看到牧場裏這塊不好,就需要去改進,看到這個點可以做一些創新,做一些改變,可能讓牧場更好,那我就去嘗試。比如説他在牧場建了有機肥廠,還建了沼氣站,甚至組織當地的農民進行訂單農業,給他種飼料。我覺得這些跟養奶牛都不太相干,但是他卻把它做成立體的循環的綠色的事情。
【記者歸來】:形成一種産業鏈的結構,不光是單獨的就做一件事情。
【張一泓】:對,所以從他做這件事情,我就能感覺到他對他事業有多麼的熱愛,他的一些腦筋。
【記者歸來】:看的很遠。
【張一泓】:新的想法全都投到這一小個牧場上,小小的一方事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