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 我國銀行如何應對海外新商機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5日 1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自從2009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以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飛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隨之加快。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憑藉境內網點分佈、客戶基礎等在人民幣跨境業務拓展方面具有優勢,將人民幣國際化視作走出國門,開拓境外市場的歷史機遇。然而,機遇與挑戰並存,與境外同業相比,中資商業銀行在産品創新、風險管理等方面還有明顯差距。

  背景

  早在金融危機之前,人民幣的國際化就已經萌芽,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加速了其進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暴露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和弊端,引發了各國對國際貨幣多元化的思考,即通過弱化美元作為國際中心貨幣的地位,以分散國際貨幣體系過分依賴與美元的系統性風險。2009年7月,我國正式在上海、廣州、深圳等五個城市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2010年6月試點地區擴大到20個省份,參與試點的出口企業由最初的365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6.7萬多家。2011年8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範圍擴大至全國,結算金額直線上升。2011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2.08萬億元,人民幣在進出口結算中的比重已超過9%。同時,資本項下人民幣跨境流動開始逐漸放開:境內機構可以使用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ODI),允許境內銀行對境外投資的企業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對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FDI)採取個案試點;允許境外三類機構將人民幣投資于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逐漸形成了境內、境外兩個人民幣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並通過一定的渠道相互貫通,貨幣當局利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貿易政策、外債額度、投融資許可等工具對兩個市場進行調節,以實現特定的宏觀政策目標;再加上境內外法律制度、金融監管、市場供求方面的不同,客觀上造成兩個人民幣市場在資金規模、資金價格、融資便利、産品種類上存在一定差異。

  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迅猛。目前,經香港銀行結算的人民幣貿易量佔全球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的八成左右。預計五年後香港地區人民幣存款將突破2萬億元,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量有望達到6萬億元。目前香港已經形成“一種貨幣、兩個市場、三條曲線”的局面,其中三條曲線分別是指人民幣即期匯率、遠期匯率、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價格曲線。這種差異使得境內企業能夠利用境內外兩個人民幣市場,獲得資金融通,降低籌資成本,規避匯率風險,也將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格局、發展方式、盈利模式、客戶結構、風險管理等方面産生巨大的影響。

  機遇

  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我國商業銀行也開始逐步拓展海外市場。對於境外銀行業來説,人民幣業務屬於新生市場,為金融機構開闢了新的盈利空間。中資及外資金融機構蓄勢待發,即將在渠道、産品、客戶等方面展開激烈的競爭。目前從事人民幣離岸金融業務的銀行機構主要有三大類:一是中資銀行的海外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二是大型外資跨國銀行;三是當地中小型銀行。三類銀行裏,中資銀行憑藉境內網點渠道、客戶基礎和人民幣業務經驗,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熱詞:

  • 人民幣國際化
  • 銀行間債券市場
  • 人民幣業務
  • 我國商業銀行
  • 人民幣結算
  • 人民幣存款
  • 人民幣離岸中心
  • 海外子公司
  • 銀行機構
  • 人民幣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