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上證所公佈主板退市新規設計思路 引入交易量指標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1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證所公佈的主板退市新規設計思路直指上市公司借殼重組。

  創業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探討了兩年之後,最早將在十幾天后便能落定。而相較于創業板,牽涉到更多國內股市參與者的主板新退市制度,也“正在以少有的飛快速度制定中”。

  負責制度設計與制定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昨天發佈投資者教育專欄,公佈了主板退市新規設計思路。上證所稱,主板退市標準也應引入包括交易量、交易報價等市場交易類指標,嚴格“借殼”重組條件,並對主板退市公司提供退市後可交易的場外櫃臺市場。

  引入多個新指標

  上證所提出,主板退市制度考慮改變事實上以利潤作為單一退市標準的局面。在引入市場交易類指標之外,同時綜合考慮主營收入、凈資産等評判標準。

  另外,如果上市公司嚴重違背“公平、公開、公正”的基本原則,嚴重違反交易所上市規則,以及不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或在信息披露中弄虛作假情節嚴重的,也應被終止上市。

  這些退市指標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制定的創業板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基本一致。

  目前,創業板退市制度已完成向社會徵求意見,按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在“兩會”期間的説法,退市制度將在3月底出臺。根據意見稿,創業板主要退市條件包括連續虧損、凈資産為負、近36個月內累計受交易所公開譴責三次、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註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等11項。由於這些指標制定得過於“寬鬆”,引起市場的極大爭議。

  目前,上證所尚未公佈主板退市新規的具體方案和參照指標。

  但是,上證所提出,應針對不同的板塊設置不同的退市標準。

  或禁止“借殼”重組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長期存在於二級市場的“ST不死鳥”頑疾,上證所認為,新退市制度應嚴格“借殼”重組條件,限制乃至禁止“改名換姓、脫胎換骨”式的“借殼”重組。

  上證所稱,這樣做的目的與股票發行制度的設計初衷是一致的,因為核準發行並上市的對像是特定的主體,當該主體不具備上市條件後即應退市,而欲“借殼”的公司應按照核準的條件自行上市。

  上證所稱,目前允許績差公司被“借殼”重組是此類公司被市場炒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退出機制的名不符實,市場化的退市標準難以實行。

  截至昨日收盤,*ST公司合計負債及股東權益總計804.34億元,但總市值高達1491.91億元。

  為退市公司提供場外市場

  上證所在昨日還指出,退市公司可在場外櫃臺市場交易。在完善目前終止上市公司股票代辦轉讓系統的基礎上,鼓勵建立其他不同層次的交易平臺,以增加退市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切實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目前代辦股份轉讓試點範圍包括兩種:一是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和滬、深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公司,STAQ和NET市場成立於90年代初期,為中國最早的法人股場外交易市場。二是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該系統以集合競價的方式配對撮合,股份轉讓價格實行5%的漲跌幅限制。股份實行分類轉讓,公司股東權益為正值或凈利潤為正值的,股份每週轉讓五次,其他公司股份每週轉讓三次。昨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企業市值合計100億元,共160家掛牌企業。

熱詞:

  • 退市標準
  • 上證所
  • 退市制度
  • 退市公司
  • 借殼
  • 主板
  • 設計思路
  • 交易量
  • 股票發行制度
  • 創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