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京滬高鐵問題背後的體制之弊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15: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審計署網站昨天公佈《京滬高速鐵路建設項目2011年跟蹤審計結果》,截至2011年6月底,京滬高鐵全部工程實際完成的1962.66億元投資中,存在諸多問題。

  例如,審計發現,工程中的一些項目完成招標的時間被縮短至國家規定時間的1/7甚至1/10,一些物資採購未按規定招標或招標評標不規範,涉及金額8.49億元;因取消部分路段風屏障而造成4.13億元物資閒置;沿線一些地方基層單位套取、截留、挪用徵地拆遷資金4.91億元;沿線施工企業拖欠材料款、工程勞務款等款項82.51億元……

  不久之前媒體關於“奢侈動車”的報道,披露了現行鐵路管理體制在遭遇外部競爭性市場體系時,所可能發生的變質。那麼,現在的審計結果,則以數據和事實證明,政企不分的現行鐵路管理體制,可能會引發怎樣的問題。

  審計報告顯示,在京滬高鐵全線土建1至6標招標中,鐵道部將資格預審申請文件的獲取時間由規定的不得少於5個工作日,縮短至13小時;將資格預審申請文件從獲取到遞交時間由規定的一般不少於7天,縮短至不到24小時。招標時間被人為大幅縮短,原因究竟為何?審計報告沒有詳細説明。分析起來,或許與京滬高鐵搶時間、趕工期有關。實際上,京滬高鐵為了搶時間開通曾經出現過不少問題,比如媒體曾經報道過京滬高鐵南京站出現的地面沉降、滲水等,還有高鐵空載試驗運行僅有一個月的時間等。現在看來,這些招標中的問題,未嘗不是在時間壓力下的表現。

  而在政企不分的鐵路管理體制下,如果一切微觀經濟活動都要服從於搶時間開通的政績壓力,出現招標違規甚至大量材料浪費等問題也不奇怪。

  有人會説,總額近2000億元的京滬高鐵項目中,僅有不足100億元規模的資金出現違規,似乎不值得太“大驚小怪”。但問題在於,其中所反映的這些問題,如果監管到位,本是不應該發生的。

  很多人看來,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行政壟斷企業——之所以有必要存在,是因為國家要通過它們來控制“重大國計民生”;而之所以“重大國計民生”必須由國有企業掌控,又主要是因為它們不像“唯利是圖”的外資或民營企業,會更好地發揮“社會效益”……然而,如果有的國有企業沒有被好的制度所約束,就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想象而已。

  這裡所説的“好的制度”,首先就要求監管者和被監管者不能有利益的瓜葛。不難發現,這次審計署發現的京滬高鐵的問題,也都是“基層單位”“沿線施工企業”所為,但是鐵路部門為何沒能承擔好應有的監管責任?説到底,還是政企不分導致的監督乏力。監管者有著經濟利益的追求,自己監管“自己的企業”,問題自然是“剪不斷理還亂”。鐵路政企分開的體制改革,看來真的亟須有關部門的決心了。

熱詞:

  • 京滬高鐵
  • 京滬高速鐵路
  • 基層單位
  • 社會效益
  • 重大國計民生
  • 鐵路管理
  • 空載試驗
  • 審計報告
  • 資格預審
  •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