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銷售誤導問題引關注:調查"70歲老人被買保險"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12: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東保監局:銀保銷售誤導問題引人關注   

  保險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保險銷售誤導、理賠難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昨日,在廣東保險服務大接訪的新聞發佈會上,廣東保監局人身險監管處處長劉雲海表示,對於此前被媒體深入報道的 “銷售誤導”的行為,保監局表示十分重視且態度堅決,將於3月24日在全省20個地市統一舉辦保險服務大接訪活動,現場為消費者排憂解難。

  對於七旬老太已過承保年齡,卻仍“被買保險”的投訴,劉雲海向本報記者表示,此投訴是否涉嫌銷售誤導仍在調查取證階段。

  市民投訴:

  年齡超投保範圍仍承保

  本報訊 銀保一直是“銷售誤導”的重災區,記者此前接到各類保險投訴都基本上是關於“銷售誤導”的問題,投訴人中甚至還有年過七旬的阿婆。

  市民胡先生向記者反映,自己今年73歲的母親肖女士2009年10月份在銀行辦理換折業務時,被銷售人員推薦購買“理財産品”,該份“理財産品”實為“紅雙喜兩全保險(A款)”,保險合同上所顯示的投保範圍為:出生滿6個月以上、69周歲以下,而當時母親已69歲10個月。

  據肖女士回憶,2009年10月16日她到建行辦理換折業務,當時受櫃面的營業員誘導:“那麼多錢存活期浪費了,不如做理財産品。兩年就可以拿出來,而且利息比銀行的定期還要高。”隨後營業員推薦大堂穿制服的銀行經理進行解答,該經理稱,“可以隨時拿出來,利息還比銀行高。”

  肖女士表示,第一次她拒絕了,但隨後又去辦理業務時就被説服了。肖女士一次性把存摺裏的3萬元轉為紅雙喜兩全A款保險。“現在年紀這麼大了,想著跟兒女們交代後事,便想將存摺等資料交給兒子。結果才知道當初我買的理財産品是一份保險。保險要買十年這麼長,我都不知道有沒有命拿!”

  “當時在簽保險合同的時候,她要我簽名我就簽了,合同上的風險提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也不是我寫的,我都不識字,都不會寫。”肖女士説。

  在合同第16頁“銀代保險專用投保書及授權聲明”上記者看到,聲明欄有肖女士作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簽名,但“本人已閱讀保險條款、産品説明和投保提示書,了解産品的特點和保單利益的不確定性”等字跡與肖女士簽名有很大出入。

  而這個“風險提示確認”也正是胡先生和肖女士質疑的關鍵,胡先生表示,肖女士出生在解放前,從小並未讀過書,根本不認識字,只會寫自己的名字,這段手寫的風險提示確認並非其本人書寫,其推測可能是事後由保險業務員自己添加上去的。

  記者當天下午4時15分撥打該保險公司保險回訪部門的電話,但是反復打了三次電話都沒有人接聽。

熱詞:

  • 理財産品
  • 保險服務
  • 保險銷售
  • 保險業務員
  • 銷售誤導
  • 買保險
  • 保監
  • 風險提示
  • 調查取證
  •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