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官員超市”是增量改革的必經階段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2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對於網友爆料的廣東佛山一個單位十九個副局事件,3月18日,佛山市編制辦負責人稱,網友反映情況基本屬實。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是工作協調需要兼職領導多,同時為方便對外開展工作,局務委員對外統稱副局長,副局長對外統稱常務副局長。(3月19日人民網)

  “官滿為患”是個聽起來很敏感的話題。在201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央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也曾感慨“老百姓再勤勞,也養不起這麼多官”。一個單位十九個副局,聽起來挺讓人訝異。然而,“官多”還是“官少”,糾結在數量上其實並無多大意義。譬如近日媒體稱,4年前全國公務員是600萬人,現已增加到1000萬人,一年多了100萬人;而國家公務員局負責人表示,這個説法不實,2011年統計數據還沒出來,2010年公務員的數量是689.4萬人。問題是,即便千萬公務員傳聞屬實,在缺乏科學參照係的前提下,該如何評價呢?

  譬如被網友爆料的廣東佛山這個單位——即改革後的高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是原市國土資源局高明分局、原市城鄉規劃局高明分局等8個部門的相關職能整合而成。原有單位的正職改為副職,副職被改為局務委員,而局務委員對外統稱副局長,“副局超市”自然就成了大部制改革的衍生物。理論上説,如果改革就是簡政裁員為訴求,“一正十九副”確實有些誇張;但事實上,當初的大部制改革更多地立足於職能優化,實踐的結果自然是走了“增量改革”的道路。

  “官多”還是“官少”,不是看絕對的“官數”,而是看“每官”創造的效益量。有數據顯示,我國公務員即便按500萬計算,公務員與GDP之比為3.96人/百萬美元GDP,這與“英國0.3人/百萬美元GDP”、“日本1.14人/百萬美元GDP”相比,差距比較大。佛山的説法顯然較為感性,“工作協調需要兼職領導多”。但是,為什麼需要的恰恰是“19個副局”——這恐怕很難用“工作需要”的輕飄解釋來回答。

  在這個問題上,民眾期待與改革範式之間顯然存在著不小的落差。對於公眾來説,指望部門整合能精簡官員數量;而對於大部制操作來説,職能優化要優先於官員精簡。中國改革30多年來,“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換言之,軟柿子捏完之後,就該對“存量”的“官數”及“官效”大刀闊斧。

  “官員超市”是增量改革的必經階段,改革與“既得利益”的博弈當然也未必一步到位就“零和”,但既然政治體制改革已經從“幕後”走向了“臺前”,副職氾濫下的“官員超市”就該早點有個打烊的時間表。(鄧海建)

熱詞:

  • 增量改革
  • GDP
  • 官員超市
  • 官多
  • 官少
  • 副職
  • 既得利益
  • 官效
  • 存量
  • 官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