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經濟大棋局,我們怎麼辦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0日 0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佛山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時寒冰 著

  別小瞧了這個主權信用評級,在它背後,是數以萬億計的財富騰挪大轉移。而對於國家而言,則意味著平息或製造一場大危機。也許,只有身臨困境者,才能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的疼痛。

  事實上,正是標普公司等評級機構連續下調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才把這些國家的債務問題引爆並放大(比如,西班牙的信用評級就有錯殺嫌疑),最終造成了資本市場的大動蕩。

  不同的判斷標準必然造成不同的評級結果。

  相關信息顯示,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等三大國際機構不久前對中國的信用評級分別是A1、A+和AA-;而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的信用評級則均為AAA;對日本的信用評級分別為AA2、AA和AA-。

  這意味著什麼呢?掌控信用評級話語權的美國等國長期擁有最高信用等級,由此每年可以幫助其少支付數千億美元的債務利息。而我國卻因為評級話語權的缺失,政府和企業海外融資成本大增。

  損失何以如此

  令人心痛

  中國在此方面曾經吃過大虧,並且,直到現在這個啞巴虧還沒有結束。

  早在2003年,中國13家商業銀行謀求海外上市之際,其信用級別均被評為“垃圾等級”,給中國造成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2008年,在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光大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在海外上市前需引進戰略投資者之際,標準普爾等評級機構開始熱炒中國國有大銀行的債務和壞賬問題,把其信用評級評得極低。結果,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一些國際金融巨頭以低價購進中國銀行的股份,從中大撈了一筆。

  先把你説成垃圾,然後大肆買進,買進後再調高對你的信用等級。一低一高之間,是巨大的財富洗劫。

  舉個簡單的例子: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5億元)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商銀行約10%的股份,收購價格為每股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每股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評級機構變臉非常之快。比如,2005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家國有銀行——建設銀行成功在中國香港上市。建行上市以前,海外的戰略投資者已經進來,國際信用評級馬上就調升。2005年9月28日,標準普爾將建行長期外幣評級由BBB-調升至BBB+,短期評級由A-3調升至A-2,同時將基本實力評級由D+調升至C,評級展望為穩定。

  美國的三大評級巨頭不僅在美國以外的國家洗劫財富,在國內同樣劣跡斑斑,在次貸危機中也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2009年11月,美國俄亥俄州總檢察長理查德科德雷代表五家政府退休基金,對穆迪公司、標準普爾及惠譽這三大評級巨頭予以起訴。由於上述公司給予住房抵押貸款類證券不合理的高評級,以換取利潤豐厚的報酬,導致這些基金損失了至少4.57億美元。因此,“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自2009年7月到12月,連續六次減持穆迪股份。

熱詞:

  • 建行上市
  • 信用評級
  • 標準普爾
  • 調升至
  • 股神
  • 評級機構
  • 2005年
  • 棋局
  • 2009年
  • 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