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元 黃公望《剡溪訪戴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9日 12: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德寧

  101歲的中國書畫鑒定大師徐邦達最近仙逝而去,但他在書畫鑒定領域的豐功偉績永遠銘記人們心中。在他80多年的鑒定生涯裏,為國家鑒別、收集的文物達三四萬件,其中就有1980年他在雲南博物館發現並鑒定為真跡的元代黃公望的《剡溪訪戴圖》。

  此圖縱74.6厘米,橫55.3厘米,絹本,淺設色,是建國初籌建雲南博物館時由雲南著名收藏家高蔭槐先生捐贈的。塵封二十多年,1980年徐邦達先生來雲南博物館,慧眼識寶,從一大堆已被定為“參考品”(即偽品)中甄別而出,並鑒定為元代黃公望的真跡,從此成為雲南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

  圖的右上黃公望自題:“至正九年正月□王賢畫,二十五日題。大癡道人時年八十有□”,為其晚年81歲之佳作。“剡溪”為曹娥江流經浙江嵊州境內的一段幹流,夾岸青山逶迤,溪瀑奔流,歷來有“剡溪九曲”之勝景。“訪戴”是“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歷史傳説,源於南北朝時《世説新語》所載,説是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子猷(徽之)住在山陰(今稱紹興),一天夜裏,天降大雪,他一覺醒來,命僕人斟上酒,打開窗戶,望去四處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不禁感慨,起身徘徊,吟誦起左思的《招隱詩》。忽然間想到了戴逵。戴逵是東晉時著名的隱士、藝術家,精於繪畫、音樂。太宰司馬晞派人召他去彈琴,他把琴摔地下,説“戴安道不為王門伶人。”於是避居在曹娥江上遊的剡縣。王子猷便連夜乘小船沿剡溪上溯,經過一夜才到,但到了戴逵家門口卻又轉身離去。人問其故,他説:“吾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這故事洋溢著文人隨心之所欲的“逸興”,似乎正契合元代文人的畫意,故黃公望畫來得心應手。圖下是曲折蜿蜒的剡溪,上面是層巒疊嶂的山峰,山凹的岸邊村舍錯落,但空寂無人,溪中有一葉篷舟,艙中一人攏袖禦寒,船夫用力划槳,而船行的方向似在離去,正是子猷“興盡而返”的時刻。畫面蕭瑟冷寂,寒氣逼人。宋以來畫家慣用水墨留白的方法表現積雪,此圖稍為不同的是樹的枯枝杈丫上也刻意留白。山石堆疊,結構繁複而勾筆簡略,只在石根處略加皴、擦,空靈灑脫。注重水墨渲染,而在石凹處及木質物件上施淡赭石,用的正是其倡導的淺絳法。無論章法及勾皴,都接近於南京博物館的《富春大嶺圖》。

  而與《富春大嶺圖》相同,《剡溪訪戴圖》也被台北故宮商借去參加2011年6月于台北故宮舉辦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成為參展的其他11件黃公望書畫之一。

熱詞:

  • 剡溪
  • 黃公望
  • 1980年
  • 戴安道
  • 剡溪訪戴圖
  • 王子猷
  • 招隱詩
  • 參考品
  • 逸興
  • 戴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