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人藝人”奉上五台大戲 來滬“共慶花甲”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8日 12: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網-新聞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宛若一家講傳承重“家規”

  北京人民劇院在六十年的成長道路上僅僅三次南下,這成為京滬兩地很多話劇名家和愛好者的一大遺憾,但這三次來滬所呈上的話劇卻鮮活地展現出了人藝在每一個成長階段的藝術水準,承載著時代的烙印。雖是第一次代表人藝來上海演出,濮存昕卻算得上是這三次南下演出的見證者。1961年,人藝第一次南下演出,濮存昕的父親蘇民作為人藝演員來滬,濮存昕清晰地記得當時他還不滿十歲;1988年,已經加入人藝的他正參加謝晉導演的《最後的貴族》的拍攝,遺憾地錯過了到上海的演出;這一次,濮存昕終於成為一個親歷者來到上海與觀眾見面。“1988年的時候,我們還是北京人藝的年輕一代,在這二十多年裏,我們這些年輕演員不斷向前輩們學戲,而這一次在上海的演出,我希望這是我們這一代演員學習的一個結果,是一次彙報,將北京人藝的這面旗幟繼續傳承下去。 ”

  在很多演員心中,北京人藝是極特殊的大家庭,也是一個演員所能達到的最高理想,何冰直言:“我非常熱愛這一行,北京人藝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地方。我踏人社會時,向我敞開的第一扇大門就是北京人藝,這真是非常幸運。 ”人藝的演員們對待彼此也宛若一家人,比如濮存昕稱呼呂中為阿姨,年輕些的演員稱呼濮存昕為濮哥、宋丹丹為丹丹姐。不過,據馮遠征透露,北京人藝雖親如一家,也有“對孩子們嚴厲的一面”:從成立至今,劇院一直保持著寫檢查的“家規”,不管是剛剛加入的新人,還是名聲顯赫的“腕兒”,都絕不姑息他們所犯的誤場、誤排練等錯誤,“濮哥和丹丹姐都寫過檢查。 ”

  同臺獻藝不談競爭談“互補”

  作為北京人藝成立六十週年的慶典,此次來滬的五台大戲集結了最優秀的創作和表演班子,以“大師、大作、大戲、大演員”為定位,力求給滬上觀眾奉上一頓精神大餐。其中有《窩頭會館》裏何冰、濮存昕、宋丹丹、楊立新、徐帆等聯手道出的冷暖人生,有《原野》中胡軍、徐帆、呂中、濮存昕等展現戲劇大師曹禺筆下的善惡和愛恨,有馮遠征、張志忠、王雷在《知己》演繹的“以史喻今”,還有兩部小劇場戲劇《我愛桃花》和《關係》別具一格的風貌。

  如此多的“大演員”同臺獻藝成了觀眾對北京人藝此次滬上之行的一大期待。濮存昕更願意將這種同臺獻藝稱作一種“互補”:“是北京人藝培育了我們,人藝的演員都是互相見證成長的,我們演一齣戲是相互補充,而每一台戲之間又是一種相互補充,以此完善一齣戲,完善人藝。”現在舞臺上能夠集結起一批大眾心中的“大演員”,濮存昕認為也是大眾對他這一代演員的肯定,“我們之間説競爭是不準確的,臺上的很多演員都值得我學習,像呂中阿姨在《原野》中的表演,堪稱典範。 ”

  而馮遠征通俗地將人藝比喻為一顆大白菜,每一個演員都是這顆白菜上的一部分,他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目的就是呈現最好的戲給觀眾,“我敢説我們這裡面的每一個演員,不管是濮哥還是丹丹,沒有人會去在意自己在一台戲中是否是主演,就算去跑龍套我們都願意。這是北京人藝的精神,一顆菜的精神,有菜心、菜葉、菜幫子,演哪一個角色都會全心全意。 ”

熱詞:

  • 北京人藝
  • 演員
  • 濮存昕
  • 家規
  • 原野
  • 大戲
  • 演出
  • 互補
  • 最後的貴族
  • 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