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棉農喪失定價話語權 棉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大豆?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6日 23: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無論是農民棄棉種糧,還是企業大量倒閉,表象背後是價格這只無形的市場之“手”。價格由誰説了算,或者價格如何決定,從來就是經濟學的核心命題。從2008年開始,以往平穩的棉價突然像坐上了過山車,開始大幅波動。

  棉價為何突然變得如此反常,在夏津採訪期間,不少與棉花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老技術權威都連喊“看不懂”。而對於這個話題,夏津德鑫棉業公司總經理田九棟給記者講了另外一個圍繞棉花的商業故事。如果説上世紀90年代是棉鈴蟲“咬傷”了棉農的心,如今的困惑則來自以美國棉為代表的國外低價棉,而困惑的人無一例外都是中國棉農,甚至還有整個棉紡織工業。棉花可能重蹈大豆覆轍,在國際市場喪失話語權,並非一句虛言。

  A

  棉價跌 賣棉難

  政府“托市”收購

  3月9日,記者來到夏津縣德鑫棉業公司時,正遇上工廠出貨,幾輛貨車正在等待裝車,已經加工出來的棉包碼放在一邊。

  “這些貨都是送往國儲棉德州儲備倉庫的。”公司總經理田九棟告訴記者,現在棉花市場上最大的買主是國家。從2008年開始,國儲棉敞開收購,大量棉花進入設在各地的國家儲備倉庫。

  2008年同時也是國際金融危機到來,國內棉價這一輪劇烈波動的開始之年,此後國內棉價仿佛坐上了過山車,漲跌週期越來越短。“棉週期”的反常,不僅讓出口受阻的棉紡織服裝企業“好景”不再,也嚴重挫傷了國內棉農的生産熱情。

  田九棟認為,國儲棉敞開收購的意義,就是為棉農“托市”,保護國內農民的種棉積極性。

  從國儲棉的收購價格上看,也呈逐漸遞增的趨勢。2012年棉花臨時收儲價為每噸20400元,比去年提高600元/噸。

  對此次國儲棉提高收購價,田九棟認為“非常及時”,“在此之前,大家對今年的新棉行情都摸不透,‘托市’收購價無疑給了你一個‘底’。”這也是田九棟的德鑫棉業堅持生産的重要原因。

熱詞:

  • 棉農
  • 托市
  • 棉價
  • 大豆
  • 國儲棉
  • 田九棟
  • 棉花市場
  • 2008年
  • 德鑫
  • 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