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扶教育的貧開人才的礦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6日 1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潔的扶貧故事

  不堪風雨的茅屋小學,山村教師低矮潮濕的簡陋住房,大群因交不起學費而在鄉村小學前後徘徊觀望的山村孩子……這是1992年,我們民革中央專家考察組第一次赴貴州省納雍縣考察時見到的情景。

  1991年底,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戰略部署,民革中央選擇了貴州省畢節試驗區最邊遠的貧困縣之一 ──納雍縣作為扶貧聯絡點。當時,我們提出來一個很豪邁的口號:納雍不脫貧,民革不脫鉤;納雍脫了貧,民革不斷線。

  扶貧首先從解決當地百姓生産生活最困難的問題入手。民革中央協調資金修建了納雍縣第一條柏油路,幫助當地政府引進電力企業建了兩個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的火電廠,拉動經濟發展。我們發揮民革智力密集優勢,組織茶葉、蔬菜、果樹等方面專家,深入農村開展技術培訓,扶持蔬菜和茶葉兩大産業發展。老百姓從中受益,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但是,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脫貧的根本出路是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質。教育上不去,老百姓脫貧就沒有源頭活水。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提高貧困地區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治本──我們20多年來開展智力支邊扶貧工作,印證了這條寶貴經驗。

  剛開始,我們舉全民革之力幫助貧困地區改善教育硬體設施,僅在納雍縣就新建、改造12所希望小學。後來國家開展“普九”驗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了對中西部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教育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我們就轉向資助貧困學生。

  我們不僅希望貧困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更希望他們能學會帶領家庭脫貧的本領,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比如在甘肅,我們就有一種“一對羊扶貧助學”模式,給貧困家庭的孩子配備一對羊。羊身上的出産,既能幫助解決孩子的學費,還能為家庭增加收入。

  10多年來,經過黨和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努力,貧困地區的教育硬體短缺問題已不再突出。當前,提高當地教育管理者和教師的素質,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已成為教育扶貧工作的當務之急。

  我舉一個例子。4年前,我又一次到納雍縣的一個村考察,了解到一戶人家只剩下二十來歲的兩兄弟。兩個年輕人只知道種地,丁點兒土地出産的糧食又僅夠糊口,家裏的房子破爛不堪,日子苦哈哈的。我覺得非常奇怪,都是青年壯勞力,出去打工不是能很大程度改善生活嗎?真正入戶調研我才知道,兩兄弟不是沒有出去過,出門前專門置辦的行李箱還在家裏顯眼的位置擺著呢。可是,他倆的受教育程度連做苦力都不夠,尺子上的刻度也不認識,到了城市簡直寸步難行,沒幾天就打道回府了。

  每當想起這件事,我感慨萬千。基礎教育對人生的奠基作用絕不容小視,教育扶貧之路任重道遠。

  這兩年,我們依託民革黨員陳偉志的新紀元教育集團,在納雍實施“教育扶貧項目”,採取“請進來”與“送出去”相結合的教育幫扶模式:一方面充分調動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深厚理論素養的專家學者到納雍講學,引入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另一方面選派當地教師外出挂職鍛鍊、考察學習,使他們在學習培訓中認識到差距,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素質,從而使更多學生受益。

熱詞:

  • 教育扶貧
  • 納雍縣
  • 教育投入
  • 教育管理
  • 教育集團
  • 教育理念
  • 民革中央
  • 教師的素質
  • 普九
  • 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