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伊利的做法看科技應用“接地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6日 15: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北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食品問題作為民生問題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今年的兩會中再次被兩會的代表們反復提及,各代表也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將更新更實用的科學技術應用到食品工業當中來。對此筆者舉雙手贊同,同時筆者也想提出一點,科技在食品産業的應用,要追求高端更要注重實用,借用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的話講,創新要“接地氣”,科技更要“接地氣”。

  潘剛説的“接地氣”就是要切合中國的實際,而要避免一味求洋。以奶粉為例,日前伊利股份發佈的2011年年報中,奶粉收入突破56億元,增長22%,而高端奶粉更是增長81%。在洋奶粉來勢洶洶之時,伊利奶粉憑什麼與之分庭抗禮還獲得佳績?靠的就是“接地氣”。因為伊利從2004年開始,就開始進行中國母乳化技術研發,是中國奶粉行業第一家研究母乳化技術的奶粉品牌,並在2008年發佈了首個“中國母乳數據庫”;2009年伊利更進一步成立“母嬰營養研究中心”,還多次聯合國內著名網站,開展中國嬰幼兒體質大調查。真是有了這些“接地氣”的母嬰研究基礎資料,伊利才有資格站在洋奶粉和消費者面前説“伊利奶粉是最接近中國媽媽母乳的奶粉”。

  “接地氣”的另一方面,是要靈活利用科技設施而不能僵化。比如伊利集團的原奶監測,針對原料奶有117項原料奶檢測,899項涵蓋原輔材料、包裝材料的超國標檢測,以及物流輸送全程GPS跟蹤等措施,這些科技手段夠多了吧?但伊利還要求在進行原奶檢驗的時候,除了利用高科技手段,化驗員必須同時將奶樣在燒杯煮沸後,通過望、聞、嘗的感官進行全方位的檢查,來判斷該車奶是否正常。任何檢驗員一旦發現有異常,都必須進行集體檢測,由多位化驗員分別體驗,確保原奶的品質。

  伊利的經驗只是科學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應用的一個例子,更多的實用技術還有待與食品生産進行“對接”,“科技牌”是否“接地氣”,相信會成為很多企業發展的“勝負手”。

熱詞:

  • 接地氣
  • 伊利奶粉
  • 伊利集團
  • 科技應用
  • 科技牌
  • 勝負手
  • 母嬰
  • 原料奶
  • 潘剛
  • 母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