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向陌生人借手機為何這麼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5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沙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楊紅兵

  陜西西安一名13歲女孩,在等不到媽媽的情況下,在超市門口向路人連借兩次手機,沒人借,小女孩傷心地哭了。昨日中午,在記者見證下,小女孩再次體驗借手機經歷,結果10人中僅4人願意借,4人説沒帶,一人説沒聽清楚,還有一人説沒電了。體驗完畢,小女孩又哭了。

  (3月12日《華商報》)

  小女孩兩次向陌生人借手機尋母折射出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助人為樂、彼此信任的社會美德在一些人的推搪、猶豫下漸漸變味、下滑。我們無意批評那些不借小女孩手機的8位陌生人,但有必要追問:為何陌生人變得如此冷漠?

  站在陌生人的角度,並非他們吝嗇幾毛錢話費,而是擔心自己上當受騙、行善被誣。其實,這種冷漠並非冷血,而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心態。當下社會,善心換來惡報,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報道時現報端,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社會流動性又強,面對陌生人的求助,人們往往存在很強的戒備心理,於是猶豫甚至拒絕幾成常態。

  猶太作家威塞爾曾説:“美的反面不是醜,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根治社會冷漠症必須引起社會管理者的深刻反思。一方面,要做好一諾千金的誠信表率,增強公眾參與社會事務的意識,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在公民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中,培養起寬容、團結、合作、真誠、互信的公民精神,在參與社會事務管理中培植公民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健全法制保障陌生人之間互助行為,一旦出現欺詐失信行為,必然受到法律的公正裁決,大家遵照規則自覺地互幫互助。

  惟有公權以身作則、社會法制健全,社會冷漠症才能根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才能恢復,陌生人之間互幫互助才能蔚然成風。

熱詞:

  • 陌生人
  • 借手機
  • 小女孩
  • 華商報
  • 社會事務
  • 公民精神
  • 健全法制
  • 猶太作家
  • 塞爾
  • 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