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有能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4日 1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先後成功發射並順利交會對接,成為我國載人航天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時,人民大會堂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軍隊人大代表、總裝某基地測控技術部主任余培軍對記者説,這掌聲代表著人民群眾為我國不斷取得新的科學突破而欣喜、驕傲,也反映了全體中國航天人特別是廣大軍隊航天工作者堅持自主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的自豪之情。

  此言不虛。讓我們看看網絡中“空間交會對接”“高鐵”“航母”“四代機”等一個個“熱詞”,看看這些中華民族一個個“美夢成真”的現實,誰能不為社會主義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而振奮?

  然而,有一些人對此卻拋出不屑言辭,諸如“買來的”“抄襲的”“山寨的”……

  針對這些挖苦中國“無力創新”的言論,從事衛星測控工作20餘年的余培軍代表先給記者講了個小故事:2003年10月,“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前夕,他的科研團隊受領了自主完成碰撞風險分析的重任。雖然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但余培軍和課題組的同志很快就拿出了第一份分析報告。隨後幾天他們及時提交踫撞分析量化報告,為保證“神舟”飛船安全飛行提供了可靠依據。

  “我們航天測控人為什麼能‘管’好飛船、‘管’好衛星?原因就在於無論飛船、火箭、衛星,還是測控網絡,核心技術都是我們自己研發的,我們比誰都清楚中國航天科技産品的設計原理、運行規律。同時,我們還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能夠不斷地改進設計、生産、發射、測控、在軌維護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水平。”余培軍代表自豪地説。

  空軍裝備部原部長魏鋼代表接過話題:“從‘飛豹’到‘梟龍’,再到後來的殲十,這些都是我們自主創新的科研成果。去年我們發表了一些文章,專門論述了從殲九到殲十的發展歷程,就是要説明我國是有多年殲九型號研製基礎的,在這個基礎上再提升一步,就有了殲十。至於現在網絡和其他媒體關注的一些新型號戰機,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同代戰鬥機相比,在外觀上就有很大的區別。外觀都不同,‘抄襲’又從何説起呢?”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科技自主創新,是非常正確的。這麼多年來,我們堅持自力更生,堅持自主創新,進步非常大。我們構建了自己獨特的武器裝備體系,我認為是優於不少國家的。現在的態勢是,發達國家是‘先能造’,我們中國是‘也能造’,大多數國家則是‘不能造’;與發達國家相比,早幾年我們是望塵莫及,但現在我們可以説是望其項背,有差距但不會是太大的差距。”魏鋼代表冷靜的分析,讓記者感到入情入理。

  魏鋼代表接著説:“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就是我們越被西方國家封鎖的領域發展得越快。為什麼?因為我們是把發展的立足點放在自主創新上,而且是放在整個科技體系從理論到應用到製造的全鏈條的創新上。我們根本不必妄自菲薄。”

  海軍某研究院院長汪玉、空軍雷達學院某教研室主任湯子躍等軍隊人大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工作者們繼承、發揚“兩彈一星”精神,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使得我國在一系列科技領域躍居世界前列。只要我們繼續發揚光大這一偉大精神,中國就一定能夠不斷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

熱詞:

  • 神舟
  • 交會對接
  • 武器裝備體系
  • 代戰鬥機
  • 殲十
  • 發射
  • 軍隊
  • 高鐵
  • 航母
  • 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