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公民信息安全保護立法不能再拖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4日 16: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惠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剛購買一套房産,連鑰匙還沒領到,裝修公司的電話便追蹤而來,告知你所購買的房屋裝修效果圖已經設計好;求職簡歷才遞出,可能還沒收到面試通知,就接到了一個個保險、培訓的推銷電話;準媽媽還沒生出寶寶,各種奶粉廠商、早教機構、母嬰服務的銷售服務人員已經打爆了孕婦電話。這些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的“被騷擾”場景,被政協委員寫入提案。近日,諸多全國政協委員不約而同都關注了公民信息安全這一熱門話題,並倡導立法保護公民信息安全。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便捷的信息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的隱私隨時處於泄密的危險中,公民個人信息越來越容易被暴露並被大量利用,因此而遭受的麻煩和騷擾隨之産生。一家社會調查中心曾經通過網絡開展專項調查,結果顯示,88.8%的人表示自己有因為個人信息洩露而遭遇各種騷擾的經歷,98.9%公眾支持立法保護個人信息。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我國在個人信息保護立法上還不完善。通過立法形成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已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我國的法律體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完善,目前已算相對完備,但有關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律的缺失,已成為重大缺陷。雖然2009年刑法將洩露個人信息入罪,民法通則中也有關於個人隱私的條例,但這些條例零散、抽象,在現實中普遍缺乏可操作性,遠不能滿足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需要。現實生活中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洩露的環節越來越多,在個人簡歷、求職信、銀行開戶、網絡註冊、住院、填寫各類表格的過程中,包括姓名、年齡、血型、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許多個人信息都有可能洩露。由於缺乏法律保護,我國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和濫用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公民個人信息亟待法律保護。而由於法律的缺位,一些不法的企業和機構明知泄密和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屬於非法行為,但為了牟取非法利益,仍然大肆泄密和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卻不受法律制裁。

  在一個法治社會,公民個人隱私權受保護程度往往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權利理念是否深入人心,以及公權力對私權利的保護程度,從中能衡量一個國家法治發展水平。立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這是一個法治社會、文明社會必然選擇。目前,世界上已經有50多個國家制定了個人信息法體系,有些國家法律還這樣規定:除非經過本人書面申請或預先的書面同意,任何辦事機構都不得通過任何通訊手段,向任何人或任何其他機構洩露記錄系統中有關個人的任何記錄。否則,法律機構將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責任。

  由有關部委制定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初稿)》已出臺多年,但至今未真正進入正式立法程序。因此,我們期待有關部門能加快立法步伐,讓法律為公民個人信息保駕護航,讓每個公民生活在信息安全的社會環境中。□孫瑞灼

熱詞:

  • 信息安全
  • 保護法律
  • 立法保護
  • 立法程序
  • 個人信息保護法(初稿)
  • 書面同意
  • 民法通則
  • 求職信
  • 非法利益
  • 母嬰